2025年6月13日,備受矚目的第十六屆 “挑戰杯”財信金控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發布會在邵陽市隆重舉行。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的三支參賽隊伍在此次競賽中表現出色,取得了一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充分展現了法學院學子扎實的專業素養和出眾的科研能力。

《燒還是不燒:農村秸稈治理的困境及破解路徑研究——基于5省13市78個基層調研點的實證分析》項目榮獲省級一等獎。指導老師為張敏純、寧佳、曾宇欣老師,負責人為22級本科生李敏之,團隊成員包括23級本科生周宇娟、梁靜旖、莫晴晴和24級本科生賈婧、龔珂睿。

該項目針對湖南省秸稈治理中存在的“一刀切”全面禁燒政策困境,基于全國范圍的實證調研開展政策創新研究。通過梳理秸稈綜合利用上位法體系,以及對比多省差異化治理實踐,并結合湖南省內典型案例,系統分析了“一刀切”禁燒政策導致的執行困境。發現當前法律框架存在單一禁燒制度與復雜農業條件不匹配、監管成本高但執法成效低、綜合利用扶持政策缺位等現實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長沙理工大學秸稈治理調研團隊提出構建“立法優化+分類治理+政策賦能”三位一體治理體系,創新性設計“禁燒區與限燒區”動態調整機制,配套建立分級審批制度、三維動態管控模型和技術政策雙支撐體系,形成科學化、精準化、可持續的治理方案,為破解秸稈治理困境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和實踐路徑。

《法稚歸途:附條件不起訴幫教考察機制的探索與優化 ——基于走訪10省市139家單位的跨部門調研》項目斬獲省級二等獎。指導老師為劉文莉、楊柯、蘭貴輝老師,負責人為23級本科生施卓群,團隊成員包括23級本科生鞠宜良、葉梁潔、霍姝漪、劉念念、翁雅清、鐘勝男、鄒姍珊。

項目聚焦涉罪未成年人司法幫教難題,深入10省139家單位調研,分析超5000份問卷及690個案例,精準識別幫教同質化、資源不均、家庭失職等痛點。首創“再犯風險評估量表”獲湖南省檢全省推廣;創新“人格畫像”系統賦能精準幫教;構建全域化社會支持網及“心理+社會+法治”矯治體系。其方案成功助力“小泉”等迷途少年重獲新生,獲最高檢肯定及《人民日報》等150余家媒體報道。彰顯了長理學子以創新破解社會難題的擔當。團隊秉持“以法為舟,以愛為槳”理念,持續為少年司法保護貢獻青春力量!

《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供需矛盾及優化配置研究——基于湖南省6個市州217個社區的實地調研》項目獲得二等獎。指導老師為我院申純、尹迪、孫佳樂老師,負責人為23級本科生范佳儀,團隊成員包括23級本科生莊新苗、程群洋和24級本科生林昱妍、周文瑄、梁舒涵。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供需矛盾已成為制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的民生難題。該項目基于湖南省6個市州217個社區,旨在揭示供需矛盾痛點,提出可行對策。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社區養老調研團選取了長沙、湘潭、岳陽、懷化、吉首、邵陽6個市州展開研究,助力構建更加完善的養老法律保障體系,為全省乃至更廣泛區域的養老立法輸出具有參考性的實操路徑,形成可復制的全國經驗。

此次競賽成績的取得,不僅是對學院學生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高度認可,也體現了學院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效,激勵著更多法學院學子在學術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網絡 文/長沙理工大學法學院 一審/蘭貴輝 二審/陳騫 三審/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