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國網汨羅供電所的四名實踐隊員經歷了一場特殊的“聲音考驗”——他們一天之內合力撥出了1215通電費催繳電話。這串數字背后,不僅是高強度的工作量,更折射出基層電力服務的真實挑戰。
催繳工作看似流程化,實則困難重重。首當其沖的是語言的不通,盡管四位實踐隊員都來自湖南,但“十里不同音”,面對電話里面傳來陌生的口音,他們只能放慢語速,耐心復述。更大的挑戰則來自用戶的不解與情緒,“我家電費怎么用得那么快,你們供電所是不是搞錯了啊?”“怎么老是打電話催電費,煩不煩啊?”有時話音未落,冰冷的掛斷聲就響起。面對這些,隊員們從初期的“手足無措”,迅速調整心態、摸索溝通技巧,最終保證了工作效率,完成了當天龐大的任務量。
“掛了電話才意識到,以后得把繳費這事記在心上,別等提醒才行動,畢竟安穩用電的背后,是無數人在默默維系著這份便利呀。”實踐隊員姜海鵬感慨道。
生活里這些看似瑣碎的“提醒”,其實藏著對日常運轉的默默守護。電費雖小,卻連著萬家燈火,及時繳費不僅是履行義務,更是讓這份守護能持續不斷。
(文/楊文燦 圖/周凱嬰 一審/王進 二審/周巍 三審/丁丹
報送團隊:電氣學院赴國網汨羅供電公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