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這一重要論斷,反映了我們黨對偉大斗爭規律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體現了進行偉大斗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要想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發揚偉大斗爭精神,敢于迎難而上、動真碰硬,善于攻堅克難、善作善成。
如何理解斗爭
進入新時代,我們就是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開始的。這個斗爭也是方方面面的、各種各樣的。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斗爭;抵御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和“顏色革命”,要斗爭;反對“三股勢力”,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要斗爭;鏟除腐敗,割除黨身上的毒瘤,反對“四風”、持續改進作風,要斗爭;戰勝各種自然的、社會的以及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風險挑戰,要斗爭。
新時代偉大斗爭精神,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堅定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件前無古人的事,各種阻力、各種風險不可避免。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和膽魄,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和勇于革新的斗志,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勇于同一切風險困難作堅決斗爭,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不斷開辟前進道路。
新時代偉大斗爭精神,是“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現在正處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刻。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如鋼似鐵的堅強斗志,不畏困難、迎難而上,不懼艱險、砥礪前行,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許多困難壓倒,征服一切險阻而不被險阻征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進行偉大斗爭。
新時代偉大斗爭精神,是“花繁柳密撥得開,風狂雨急立得定”的高強本領。斗爭能不能取勝,最終要靠斗爭的本領來說話。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越是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的風險考驗,越要掌握斗爭規律,提升斗爭本領。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掌握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斗爭本領,練就防范風險的先手,學會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努力成為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科學把握新時代的斗爭精神,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
如何做到敢于斗爭
敢于斗爭,就是要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堅定不移。大是大非問題,是事關民族、國家、政黨、社會發展根本方向和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決不能含含糊糊,必須旗幟鮮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信念,點明本質、亮明旗幟、表明態度,不為噪音所擾、不為歪風所惑、不為暗流所動,做敢于斗爭的“戰士”、善于亮劍的“武士”、敢于勝利的“勇士”。
敢于斗爭,就是要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敢于碰硬。當前的國內外形勢和任務依然復雜繁重,我們今天的改革,啃的是硬骨頭,涉的是深水灘;我們的發展正處在過關奪隘的關鍵階段,中流擊水、不進則退;我們所面臨的發展環境,機遇與風險都前所未有。要化解這些矛盾問題也非輕而易舉,只有認真冷靜分析、主動大膽作為、保持戰略定力,才能因勢利導、化危為機,做到蹄疾步穩、行穩致遠。
敢于斗爭,就是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上敢于動硬。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要進行偉大斗爭,就必須有堅強有力的黨來領導。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敢于斗爭,敢于動硬,對違背黨性原則的現象,敢于批評制止、敢于糾正、敢于擔當,讓黨內充滿清風正氣,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以頑強的意志品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使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更加改善,使黨的領導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敢于斗爭,就是要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核心利益事關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要敢于劃出紅線、亮明底線,絕不放松、絕不退讓。要做好外交、經濟、輿論、軍事斗爭等各種準備,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針鋒相對,更加自覺地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決不在任何壓力下吞下損害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如何做到善于斗爭
善于斗爭就要提高斗爭本領。溫室中養不出百日花,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馬。增強斗爭本領,需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員干部要到困難艱苦的地方、條件惡劣的環境中去成長歷練,到重大斗爭、急難險重任務中去真刀真槍地干,多啃幾塊“硬骨頭”、多接幾次“燙山芋”。在艱苦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壯筋骨,增強斗爭能力、積累斗爭經驗、提高斗爭本領,做到臨危不懼、處變不驚。
善于斗爭還要講究斗爭藝術,這是方法和策略。我們黨之所以能取得斗爭的勝利,關鍵在于講究斗爭藝術。1940年,毛澤東在《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中就曾提出斗爭的三原則:自衛原則、勝利原則和休戰原則,即后來所稱的:“有理”“有利”“有節”。在斗爭中既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又要善于利用形勢和策略,掌握斗爭方法和技巧,有原則地進行斗爭。因此,領導干部既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四兩撥千斤、借勢謀勢的軟辦法。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時發現苗頭,借助說服、疏通等辦法進行斗爭,時刻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準備,把斗爭堅持到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偉大斗爭在考驗著我們,偉大夢想在感召著我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傳揚好黨的優良傳統和斗爭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目標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作者 班永吉 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文章原載浙江《共產黨員》雜志2020年第1期)2020年04月10日
鏈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410/c40531-3166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