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學院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變革、大發展背景下應運而生,是長沙理工大學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大膽探索和實踐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新路徑的產物。學院于2015年6月15日成立,是學校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在高等教育新常態下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的一條重要舉措,也是我校一直堅持與國際接軌、高起點辦學思路的體現。
一年來,學院完成教學院職能從國際交流處的順利移交與平穩過渡,學院組織機構、辦公人員與設備、學院網站基本到位,運行良好。學院依托學校雄厚的辦學實力與豐富的教學與科研資源,以多元文化教育為理念,以理工科專業為特色,積極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采取“3+1”雙校園聯合培養模式,執行與美國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合作辦學項目(土木工程專業),2015年高考獨立招生82人。初步構建了適應國際化教育與教學的管理與運行機制;成功獲得了美國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互認學分106個,優化了課程設置、重塑了人才培養方案,已定制和執行英語教學和課外培訓計劃,在中美兩校已簽訂“協議書”框架下簽署了“補充協議”,成立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土木工程專業)”管理小組,為該項目的后續執行和提質奠定堅實基礎。
來華留學生培養層次涵蓋從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擁有國政府獎學金生、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校企合作生、校際合作生、校際交換生、自費生等多類別的綜合培養體系,留學生生源國29個,年招生留學生200人。現階段學院正銳意進取,全面深化來華留學生教學與管理體制改革,探索留學生教育發展之路。
在國際化產學研工作方面,引進了國家與省部級人才5人,成立了“能源互聯網”、“優化與控制”和“空間信息技術”三個國際研究中心,推動了學校科研團隊與境外同行的對接,搭建與國內外政府、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國際合作平臺。
參照兄弟院校慣例,國際學院應擁有自己獨立的學院標識。學院成立一周年之際,正式發布學院標識。該標識(LOGO)設計者為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桂穎,設計源于學院辦學理念:“平等、合作、共贏”。LOGO整體造型以地球圓形為主,象征全球國際性,左右兩側的軸對稱圖形,代表東、西半球文化的平等交流,兩個相互扶持的抽象人物造型,象征著合作雙方共同托舉起知識、真理,實現共贏發展;色調定為深海藍,象征希望與未來,代表學院燦爛輝煌的發展藍圖以及莘莘學子理想的明天。
高等教育國際化,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需要,也是國家間實力競爭的必然,既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也是提高辦學水平的載體。《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等綱領性文件,確立了高校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與手段,明確提出加快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目標,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其中提出要加大對地方高等教育以及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優化結構辦出特色,提出要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爭創一流。“一帶一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互聯網+”等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為國際化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帶來難得的機遇。同時,加快國內外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是響應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推進產學研國際合作,是推動高等院校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高等院校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長沙理工大學國際化辦學勢在必行。學院適逢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國際學院建院時間不長、國際化工作經驗不多、競爭激烈等嚴峻挑戰,需高起點、遠目標,把握歷史機遇、認真對待嚴峻挑戰,積極推進學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