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動態 -> 正文

學工動態

化學化工學院“導師午餐會”上擦出的“思政火花”

發布日期:2022年03月30日 來源: 作者:

近日,化學化工學院舉辦了首期“導師午餐會”,主題是:論科研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由化學學院研究生導師張躍飛教授課題組組織。午餐會旨在拉近導生之間的距離,培養研究生們心懷家國、求真務實、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偉大事業中。

午餐時間,張躍飛與課題組研究生在“汀香園”食堂打好飯菜,繞席而坐,氣氛輕松愉快。“我們做科研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為了發好文章,還是能做出一點有用的事情呢?”21級化工專業研究生伍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張躍飛解答:“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學技術轉換為生產力,能夠為國家和民族的經濟發展服務。”他繼續解釋:“就像咱們課題組,更多的是往應用方面做,將會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其二,我們還能以更低的成本生產更好的產品,這就是為人類造福;其三,發了好文章固然重要,但若只是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對社會的貢獻價值不大,最終也難長遠立足。”他舉例:“老一輩的科學家并沒有因為謀得名利而止步于理論,而是投身于祖國的科技和經濟建設,成為國之重器。由此可見,有崇高理想追求,并能以所學化為所用,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張躍飛教授解答研究生疑問)

“那老師對我們整個科研生涯有什么好的建議嗎?”2021級化學專業的黎胤宏提出了疑問。張躍飛回答:“我們都應該學習老科學家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在讀研期間剛開始一年沒有什么結果,但是那一年我不斷地重復、探索、改變條件,最終成功了。之后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把所有的實驗都做了,博士論文其實兩年時間就完成了。最后一年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做產業化,在工廠里面去把它實現,現在產品也已經在臺灣,美國,印度都有使用。”他繼續補充:“科研過程中就是要堅持。我讀研到讀博的期間,早上6點去實驗室,晚上12點才回去。總共五年半時間,日復一日。”

(導師午餐會上的師生交流)

參加完導師午餐會后,同學們深有感觸。21級研究生戴欣捷表示:“在這次午餐會交流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當代研究生的責任和使命。張躍飛教授回顧自己的科研經歷,給我們分享了很多彌足珍貴的經驗,用自己的人生閱歷給了我們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議,讓我受益良多。

化學化工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導師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培養一流化學化工人才的初心和目標,持續舉辦“導師思政育人”系列活動,為師生提供深入互動平臺和近距離交流機會,努力打造“有溫度的師生共同體”,不斷探索高質量研究生培養的新舉措、新路徑和新模式。(圖文/孫佳樂,曾雄燦,張含 審核/陶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