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日,我校在云塘校區大會堂舉行2025年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暨黨政工作例會(擴大)。校黨委書記付宏淵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全體在家校領導,在職教職工代表、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全校科級以上干部、教工黨支部書記、系(教研室)主任、輔導員參加會議。大會由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劉朝暉主持。
會上,劉朝暉宣讀了學校2024-2025學年度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新晉高級職稱教師名單。付宏淵為新晉高級職稱教師代表頒發聘書。校領導為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榮休教職工代表分別頒發榮譽證書和紀念品。
數統學院譚艷祥老師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結合19年從教經歷,分享了自身潛心教學、推動教改的豐富實踐與深切感悟。他表示,將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積極弘揚和踐行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國際工學院胡耀予同學代表全體學生向所有老師致以崇高敬意和誠摯祝福,并由衷感謝老師們以“博學”夯實學生專業基礎,以“力行”指引學生人生方向,以“守正”筑牢學生價值根基,以“拓新”激發學生創造思維。
付宏淵代表學校黨委向全校師生員工、光榮退休的教職工和離退休老同志表達美好祝愿,并以《深刻把握新技術革命 構建學校新發展格局》為題發表講話。他深刻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歷史使命和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形勢,提出了智能時代大學的初心使命與價值追求之問,論述了學校作為地方區域性大學的發展之道,為學校全力沖刺“雙一流”、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付宏淵指出,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已經走出象牙塔內的自我循環道路,主動將自身發展“小邏輯”服從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邏輯”。智能時代下,我們必須答好大學使命之問、大學范式之問、大學價值之問。學校既是地方區域性大學,同時又是具有深厚行業底蘊的“國立大學”,必須把學校發展置入世界大局中去審視,放到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戰略中去謀劃,放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中去落地。
付宏淵指出,要深刻認識和精準把握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既保持辦學定力,辦實專業,不辦追風專業;又要抓住機遇,打造特色,形成競爭優勢。要重構地方區域性大學辦學格局,重組學科,賦予傳統學科新的發展空間;整合資源,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需求;加快推進交叉融合,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智能+”新興交叉學科平臺,激活創新潛能;瞄準醫學等新的學科方向,培育新的增長極;系統思考“AI+傳統學科”建設,以“AI+”為牽引,賦能傳統工科,辦實、辦強傳統優勢工科,讓傳統工科成為新質工科,凸顯辦學特色;堅定不移推進“1+2+N”學科群建設,補齊短板,構建學科門類更加完善的新的辦學體系。
付宏淵強調,要把住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這一根本要求,守住教師這一根本,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態,建設與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相適應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筑牢人才信仰之基,以家國情懷凝聚信仰之魂、點燃創新引擎,引導學生涵養包容天下的胸懷,培養學生悲憫天下的善良本質;創新人才培養范式,用系統思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完善人才成長內在發展機制,強化“三重能力進階”培養。要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對接產業鏈,打造“校地企”發展共同體,做強創新鏈,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體系,暢通人才鏈,堅持學術治校。
付宏淵強調,要優化人工智能賦能黨建和內部治理,加大數智資源建設,不斷創新大學文化建設,提升學校治理效能。付宏淵強調,今年是全省高校巡視年,全校師生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細致的作風做好各項工作,以巡視為契機,全面優化治理效能,營造凝心聚力、干事創業、清正廉明的良好環境,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劉朝暉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全校教職工要站在建設教育強國的高度,切實擔負起實現世界一流學科突破的時代責任,自覺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隊伍建設全過程,貫穿教書育人、學術研究、社會服務等各環節,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勇毅前行,以更大作為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早日建成創新型高水平大學而不懈奮斗。
(文/劉飄逸 圖/宣傳部 一審/涂道勇 二審/莊創奇 劉宏偉 三審/邱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