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薇,中共黨員,2019級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黃維教授,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德國不來梅雅各布大學進行學術訪問,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素養、知識員工發展和大學生經濟資助。
獲獎情況:
? 獲國家獎學金4次(2017.11、2018.10、2020.10、2022.10)
? 獲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二2022.02)
? 獲湖南省優秀碩士畢業論文(2021.11)
? 獲德國聯邦總理獎學金,成為該期獲此殊榮的全球50名青年獲獎人之一,并在德國總理府接受時任總理默克爾的接見(2021.07)
? 獲湖南省優秀畢業生(2019.04)
? 獲第四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2019.04)
? 獲第四屆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2018.11)
? 獲全國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獎”(2018.5)
博士期間科研成果:
? 發表論文:
1.2022年以第二作者在《中國軟科學》上發表《經濟資助對大學生政治信任的影響研究》(管理學A類期刊)
2.2020年以第一作者在《教育發展研究》上發表《大學新生貧困資助政策的瞄準性、充足性與減貧效果研究》(CSSCI期刊)
? 主持在研課題:
1.2022年長沙理工大學人文社科處、湖南省數字經濟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項目(項目編號22DERHQG1)
2.2022年長沙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處、湖南服務業發展研究中心項目 (項目編號22SDCZX01)
3.2020年湖南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重點項目 (項目編號CX20200819)
? 參與導師在研課題:
1.2020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20JJ4099)
2.2020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項目編號XSP20YBZ170)
3.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19A030)
廖小薇學姐來自江西吉安,2016年本科畢業之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長沙理工大學,并在3年后順利拿到管理學碩士學位,碩士畢業之后她繼續在長沙理工大學深造。聊到新生學習適應,她說:“考研復試完聯系了黃維教授之后,他立馬回復郵件給我制定學習計劃,并且給我提供了研究生辦公室的工位和筆記本電腦,讓我參與團隊定期舉行的學術研討會。博士階段我選擇了繼續留在導師團隊,沒有重新適應和磨合的階段。”談及國獎,廖小薇學姐覺得很榮幸也很感恩,感謝學校和學院的推舉、導師的培養以及師門團隊的支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廖小薇學姐時刻保持著對知識的熱愛和對學術的熱情。她以學術為心,業精于勤,專業成績出類拔萃,共獲得國家獎學金四次;她以科研為翼,主持湖南省研究生創新項目重點項目一項,參與省部級項目6項。與導師合作發表CSSCI和SSCI論文3篇(一篇為第一作者),多篇論文被中國管理年會、教育經濟學年會、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研討會等會議收錄;她以奉獻為舵,帶動師弟師妹投入科研,主動組織師門成員開展論文研討會,提升團隊科研水平,在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團隊在長沙理工大學第一屆研究生創新成果展上同時斬獲“優秀成果獎”、“最具社會貢獻獎”、“最受觀眾歡迎獎”三份榮譽。
對于時間規劃,廖小薇學姐向大家分享了黃維教授給她們師門的叮囑:“把事情想在前頭、做在前頭,分清主次,抓住重點,把事情分成‘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之后再來動手實施。這點在面對多任務沖突時尤其有效。”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廖小薇學姐不愿始終囿于自己的舒適圈,她不斷思考當下,探索自我的最大可能,在學術研究這條道路上,廖小薇學姐從未停歇。她勇于迎接挑戰,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主動擔負起了導師團隊與湖南省資助中心開展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與學生行為選擇關系研究》中7所高校學生資助的調研工作。同時,她有多項論文成果從上百篇投稿論文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獎”、中國教育財政學術研討會“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湖南省第十屆研究生創新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校研究生“博力學術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等眾多獎項。
那么如何才能擁有不斷突破自我的勇氣和毅力,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遠,勇攀學術高峰呢?廖小薇學姐用自己的座右銘回答:“‘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激勵我們:別輕易給自己設限,別輕易放棄,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難題最終都會有解,而‘夢想+努力+堅持’是我們解題的基本步驟。”
此外,聊到良好學習習慣和學術氛圍的形成,廖小薇學姐特別提到了學院和導師團隊提供的良好學習環境:“大家每天都很自覺地來工作室閱讀、學習和寫作,尤其是導師和團隊負責人更是在大家還沒到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學習狀態了。在學院領導的統一安排與部署下,新學期伊始,所有師生都搬到了金盆嶺的辦公大樓,大大方便了同學與老師以及不同專業、年級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同學們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每天動力滿滿,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而然就成型了。”
作為大學時期國家助學貸款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獲得者,廖小薇學姐坦言,沒有學生資助就沒有自己的今天,這讓她心存感激,飲水思源。廖小薇學姐師從黃維教授,從事學生資助政策效果評估研究,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資助政策的受益人,成長為我國大學生資助政策研究人,發表論文的同時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廖小薇學姐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踴躍投身各類公益活動,堅守回饋社會的初心,向他人傳遞溫暖和愛心。暑期組織研究生團隊下鄉進行資助政策宣講和調研,幫助貧困高中生進行大學資助申請規劃,將調研報告寫成案例后代表學校赴清華大學參加案例大賽,案例成果被2017中國公共管理案例庫收錄;關心貧困地區兒童健康,曾獲邀參加世界糧食計劃署和北大農科院聯合組織的調研項目,深入湘西貧困縣進行兒童營養改善項目調研,并被推舉為最佳調研隊長;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抗疫活動,在2020年經管學院全民戰“疫”、黨員先行征文比賽中榮獲三等獎。
對學弟學妹學習上的建議:
? 入學后,早點確定研究方向,圍繞自己的研究方向進行大量文獻調研,進行歸納總結,積極主動和導師匯報研究進度,帶著問題和導師討論。
? 積極投稿參加學術會議,一方面通過論文匯報討論,根據現場建設性和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來完善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與不同學術背景的人交流,了解最新研究進程,提升個人學術能力,拓展研究視野。
? 積極申報科研項目,鍛煉自己研究設計的能力并讓自己的研究呈體系化。
對學弟學妹們生活上的建議:
? 真心待人,打開自己,不要害怕和陌生人說話,找到,并珍惜那些與你同路前行的人。付出的真心總會幫你收獲真心的感情和友誼。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傷痛是不可逆的,永遠不要去傷害別人。可以選擇愉快地解決一切的時候,為什么不呢?良好的人際關系是相互成就,不論是家人、戀人、師生、團隊、朋友,還是路人、陌生人皆是如此。世界有多美好,不在于上限多好,那些上限(比如宇宙飛船)我們可能一輩子也夠不著。而世界的下限卻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天,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你自己、你家人,甚至是你未來的孩子,走在路上會不會因為有一個人心情不好而打劫或者無差別持刀傷害。而你某時某刻的某一個善舉,也許會有改變世界的蝴蝶效應。
? 不要怕做事,更不要怕做難事。未來可期,讓我們一起迎難而上!加油,共勉!

















文/陽正雅 圖/汪璇 審/吳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