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定位
本專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專業深度融合數智化技術,構建“人工智能+大數據+新商科”交叉培養模式,培養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能了解國際經貿領域最新動態,熟悉數字貿易規則和發展規律,并熟練運用人工智能等工具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等進行研究分析??稍谡纳虅詹块T、海關、跨境電商企業、大型跨國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傳統外貿、外匯交易和國際投資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
(二)歷史沿革
本專業源于1986年創設的國際貿易???,為湖南省特色專業,2004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021年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4年所屬學科“應用經濟學”獲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專業依托“數字經濟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美國問題研究中心”、“現代服務業研究基地”等6個省級研究基地進行建設。6大校外實習基地建有完善的綜合模擬訓練中心滿足理論、實踐教學的需要。
(三)特色優勢
本專業緊密結合學校優勢,構建“理工底色+數智亮色+經貿特色”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國際化視野為支撐、數字貿易為前沿的獨特優勢。一是以“雙一流”和“雙萬計劃”為指導思想建立較完善的教學體系。本專業是湖南省特色專業,入選“雙萬計劃”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國家級精品課程《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為標桿,以人工智能基礎、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跨境電商理論與實務和全球數字營銷與消費者行為分析等前沿課程為依托,建立混合式教學特色課程群,實現“數智前沿+經貿理論+實踐深度”三維融合的教學育人體系。二是對接區域建設,服務國家與地方經濟戰略,實現數字貿易與行業場景雙輪驅動。本專業將數字貿易能力培養嵌入行業應用場景,致力于數字貿易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讓學生實現“行業知識+數字技能”的雙重提升,為涉外工程商務、跨境電子商貿、國際技術與服務貿易等領域輸送人才。三是師資隊伍兼具國際化與行業實踐背景,校企協同與科研支撐構建國際化培養路徑。本專業以“雙師型”教師為主體,7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訪學或合作科研經歷以及行業實務經驗。在學科競賽、頂崗實習、就業等方面與行業企業合作建設產教融合基地,為學生形成“國際化視野+行業實操”的復合競爭力提供資源保障。
(四)課程設置
構建具有層次性和拓展性的專業課程體系。經管類專業統一開設包括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在內的八門公共基礎課,形成商科基礎素養。在專業教育中,形成以專業基礎課、核心專業課以及專業拓展課為一體的課程系列。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財政學、國際商法;核心專業課則包括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國際金融、國際結算、進出口貿易模擬操作實驗、國際貿易談判、國際工程招投標和外貿函電等一系列課程,以此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為適應數智化時代對國貿人才的復合型需求,專門開設人工智能基礎、Python程序設計基礎、大數據分析與國際貿易決策、中非貿易虛擬仿真實驗、全球價值鏈重構與供應鏈韌性、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全球數字營銷與消費者行為分析等一系列前沿課程和專業拓展課。同時在整個課程設置中以學生競賽為依托,通過賽教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如對接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際貿易競賽、全國高校數字貿易精神等。
(五)升學和就業前景
本專業具有保研資格,多位畢業生前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湖南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水平高。就業單位分為三大主體,一是通過考公、選調生等渠道進入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例如湖南省商務廳、海關等;二是集中于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例如國家電網、中交集團、中廣核集團、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鐵五局、湖南湘投售電有限公司等央、國企的對外貿易投資部門;三是跨境電商企業以及私營企業的對外業務部門,例如京東集團、阿里集團、亞馬遜、格力、美的、TCL、藍思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