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云峰”論壇第3、4期成功舉行
發布時間: 2022-05-17 09:13:44 瀏覽量:
2022年5月13日上午和下午,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云峰”論壇之前沿論壇第3期和第4期在線上成功舉行。論壇邀請了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章樂教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王濤副研究員和盧遙博士分別做了“多解析多尺度的并行腫瘤模擬”、“開源創新的發展與思考”和“編程問答社區游戲化激勵機制的影響研究”精彩的學術報告。我院師生100余人積極參加了此次報告會。報告會由長沙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張錦和副院長何施茗共同主持。學術報告之前,張錦老師代表學院向三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希望全體師生認真聆聽,積極交流、學有所獲。
章樂教授以7個研究成果案例的形式向參會師生介紹了其團隊在生物信息學和藥學分子等方面的研究。當前生物醫學大數據有以下幾個特點:數據更新速度快,數據類型復雜,數據量巨大等。本次報告中,章樂教授討論了生物信息學領域如何采用數據驅動、理論驅動和混合模型對紛繁復雜的生物醫學大數據進行相應的建模分析。最后,章樂教授和參會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王濤副研究員以“開源創新的發展與思考”為主題介紹了開源軟件的基本概念、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介紹。開源已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模式,并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此次報告中王濤老師圍繞開源是怎么發展起來的、開源為什么能獲得成功、存在的局限與調整是什么、我們怎么發展等問題,從開源創新的緣起與發展、開源創新背后的機理與機制以及開源創新的局限與發展思路三個方面向參會老師進行了介紹。同時王濤副研究員也和參會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盧遙博士以編程問答社區Stack Overflow 為例詳細向我校師生詳細分析了游戲化激勵機制如何應用于軟件工程社區,如何激勵開發者的自發貢獻等問題。近年來,游戲化激勵機制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軟件工程社區中,在Stack Overflow平臺上典型的游戲化激勵機制是聲望分、徽章和特權。這些游戲化的獎勵是開發者在社區中聲望和地位的象征,同時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專業水平。盧遙博士介紹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成果,并分享近期關于基于上下文的編程問答社區代碼片段復用的研究進展。
人物簡介:章樂,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重慶百人計劃,重慶杰出青年計劃,四川千人計劃和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獲得者,現任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計算生物學與生物信息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ACM SIGBIO 中國區副主席,重慶生物信息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生物信息專業組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生物信息專業組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生物信息專業組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業組委員、中國遺傳學會大數據專委。
人物簡介:王濤,國防科技大學副研究員,計算機學院PDL實驗室分布計算研究室副主任,CCF開源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木蘭開源社區技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群智軟件工程、開源生態研究以及開源平臺的建設與實踐,是群體化創新實踐科教平臺Trustie以及CCF開源創新服務平臺GitLink研發負責人,為木蘭開源社區、紅山開源社區等提供平臺和技術支撐。
人物簡介:盧遙,博士,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講師,從事軟件工程方向的科學研究、教學教改和人才培養工作。主要研究興趣是群體化軟件工程和群體化學習,在 TSE、ICSE、ICSME等高水平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 10 余篇,作為平臺技術負責人研發的群體化學習平臺知士薈(LearnerHub)在 10 余所高校得到推廣和應用,參與主講的“軟件工程”課程獲國家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以及湖南省金課。
(文:馮鵬,審:何施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