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課程建設標準(試行稿)
發布時間: 2016-03-16 10:36:32 瀏覽量:
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工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環節,也是專業建設的基礎。為認真落實學校本科教學會議精神和第三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保證課程建設質量和水平,特制定本辦法。
一、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遵循學校辦學指導思想,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采取全面和重點相結合的方針,重視課程體系的改革和系列課程建設,建立與我院專業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新的課程結構體系;根據學校的“兩好兩強”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我院“421”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改進、豐富和發展課程內涵,深化課程內容、課程體系的改革,使課程建設和改革成為新常態。
課程建設需要將信息領域最新的軟硬件發展成果和技術(計通云-學寶平臺、嚴肅考試系統籌)引入到本科教學中,具體目標為:
u 建立一套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符合學院實際的教學文件體系;
u 建立一套符合教學規律和我院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管理系統;
u 優化整合學校課程資源,建立富有成效的、符合學校辦學目標的課程體系,進一步完善學科、專業課程體系;
u 建設若干具有較高水平與鮮明特色、方便實用的試題庫、案例庫和多媒體課件;
u 建立一套先進的、運行狀況良好、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能夠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的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
通過課程建設,各專業進一步梳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在具體課程建設中引入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結合“十三五”專業發展規劃,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動手能力。
二、課程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
1.課程體系改革。根據“十三五”專業規劃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理念,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結合專業特點、辦學層次、招生規模以及各門課程在整體培養計劃中所處的地位,制定出總體課程建設目標,對課程及其結構進行整體優化和改革,圍繞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這條主線,對目前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進,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2.課程體系必須具有內容銜接緊密,交叉滲透,符合人才培養和教育客觀規律的特征,體現學科課程及其內容的系統性。充分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切實解決系列課程之間的內容重復、前后銜接和專業課的內容更新等問題。
3.切實做好教學實踐環節的整體安排,根據學生畢業要求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實踐總體能力進行指標化和指標分解,合理安排每一學期每一門課的實踐能力指標和達成度。尤其注重四年期間綜合實踐能力目的的實現。
(二)課程教學內容、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與建設
1.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各門課程的教師要改革教學內容,合理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把現代科技發展的新內容、新成果及時引入課堂,提高課堂效益。各門課程的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根據教學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少講精講。積極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豐富內容,加大信息量,利用計通云學寶等教學平臺,嚴格管控學生學習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試題庫,利用嚴肅考試系統,全面實行考教分離,提高教學質量。每門課程應根據課程性質建立一套科學、規范、完善的考核方法,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督考核。
三、課程建設的標準
標準化課程的要求:
(一)有符合本課程教學目標的教學大綱、教學日志和電子教案,提供幫助學生學習的課程簡介、教學課件、學生自學的習題等內容,并在教學平臺上公布,供學生使用;積極進行教學輔助資料的建設,選用合適的教材并指定教學參考書,所采用教材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反映時代思想,吸收最新的時代內容。
(二)教學手段比較先進,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安排基本合理,教學內容充實,能夠較好地體現現代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的需要,及時引入反映該專業方向的學術前沿內容。
(三)能夠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或開放實驗項目,能較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考試改革。利用嚴肅考試系統考試平臺全面實施教考分離。
四、課程建設具體要求
學院課程建設目前階段主要依賴計通云學寶教學平臺和嚴肅考試系統進行課程體系建設、教學過程管理和教考分離。
(一)課程體系建設。各專業系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十三五”規劃,認真梳理本專業課程體系,對課程體系中課程(實踐環節)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對培養目標的支撐進行說明,對教學大綱進行修改,并將相關文檔交教務辦備案。在學校下達教學任務后,各系將下學期所開課程的時間安排,教師安排等在規定時間內報教務辦,并對安排結果進行相應說明。
(二)備課。任課教師接到教學任務后,在下學期開始以前,根據教學任務安排和課程特點,準備教學大綱、教學日志和教學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應該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準備:1、分析本課程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支撐程度,形成知識點與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關系矩陣。2、分析本課程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在學生綜合能力形成中的地位。3、分析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關系,有無知識交叉或重復等等。4.根據學生前面學習情況,分析本次授課對象的知識結構和學習基礎,針對性制定教學計劃。5、如果是新開課程,結合上一級學生任課教師的課程總結,說明課程實施思路。如果老師在上一級也承擔了該課程教學,說明本次教學與上次相比在哪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以及上課時的注意事項。6、明確下面(四)中各個環節的具體實施方案。
(三)提交相關上課文檔。任課老師在每學期開始前兩周在計通云-學寶平臺上傳相關文檔,并按照要求提交相關紙質文檔備查。
(四)課程實施。
按照《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全面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進行規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按照課程實施方案進行教學活動并根據教學質量進行修正,修正過程進行記錄并記入課程總結。以下環節安排應在實施方案中體現。
1.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強調過程管理與學生參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深入了解本堂課的知識目標、知識重點、對能力的達成等。
2.作業。避免作業的隨意性,所有課程作業以及作業在成績中所占比重需要早實施方案中進行明確。所有條件的課程都需要在學寶平臺上提交作業。所有作業需要保存三年。
3.答疑。利用教學平臺等方式進行答疑和師生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和遇到的問題,給予解答或者進行反映。老師通過各種方式答疑每周不少于一次。
4.階段性測驗??荚囌n3學分以內的至少有1次階段性測驗。其余的考試課至少有2次階段性測驗。有上機環節的課程,階段性測驗安排在上機時間,利用云平臺進行??疾檎n可以綜合性習題的方式進行階段性測驗。所有測驗題從題庫中抽取。實踐環節要進行中期檢查。
(五)題庫建設與考試。利用嚴肅考試系統進行教考分離,題庫建設是關鍵。利用嚴肅考試系統,已有題庫的課程,需要對題庫進行梳理,完善題庫、沒有題庫的課程,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同步進行題庫建設,每門課按照不少于10套試卷的題量建立試題庫。階段性測驗和期末考試的試題都從題庫中按照需要生成。同一門課有多個老師承擔,老師之間進行合理分工共同進行題庫建設(必要時由系或學院進行協調)。題庫建設完成后,每年對題庫進行更新,更新題目數量不少于題目總數的20%。實踐課(課程實習、課程設計)試題庫按照學校出題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分解中對本環節的具體要求,進行同步建設。
若考查課以學生學習報告方式進行考核,則由學院統一組織老師進行學習報告的評閱和評分。
平時作業、階段測驗、學生平時表現和考試共同構成學生最終學習成績。其中各部分比重由老師在實施方案中合理設定,期末考試成績比重不超過50%.
(六)課程總結。課程結束后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成績以及上課過程中的好的經驗和不足進行總結,對下一次如何上好本課程進行規劃,在學期結束前一周上傳到云平臺。
五、課程建設管理
成立院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全面規劃和領導院的課程建設工作。各教研室主任負責抓好課程建設的具體工作,組織課程建設自查自評。
學院將在教務辦設立專門信息崗位,負責計通云學寶和嚴肅考試系統的維護、資料管理、組卷、課程考核等工作。
六、課程建設的質量控制與考核
課程建設質量檢查主要分為各系自我檢查和學院專家檢查,并結合《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全面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和《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云平臺優質課程建設實施意見》進行。
1、平臺完善后,一般的資料上傳將不能參加優質資源課程評選。
2、任課教師將實施方案等教學材料上傳后,學院組織專家進行審核。審核不合格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者開學后兩周內不按要求提交相關上課材料,將對課時按照80%計算或者更換上課教師。
3、題庫建設完成后學院組織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下學期不得承擔相關課程教學工作。實踐環節題目學院審核,每學期統一進行一次。
4.課程考核標見附件2。
5.每學期考核結果及排名進行存檔,作為學院定編定崗重要的參考依據。
七、附則
1、院外課程建設具體要求另行制定。
2、本辦法由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務辦負責解釋并適時提出修訂。
注:421體系。圍繞一個人才培養目標(程序員工程師),培養學生兩種能力:軟件編程能力和硬件設計開發能力,依托四個環節或平臺(計通學院科技創新平臺、創新創業平臺與實習基地、計通云學寶教學平臺、考試平臺)進行學生培養。
附件1: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課程建設考核表
課程名稱: 任課教師:
開課時間: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評價標準(所需材料) |
得分 |
1.教學條件建設 |
1.1教學文檔符合規范 (15分) |
備課充分。按規定提交相關文檔。 |
|
2.教學過程 |
2.1課堂教學過程規范性。(30) |
計通云學寶等新型教學平臺和教學手段應用情況,教學實施方案的實施情況,包括課堂教學、作業、答疑以及階段性測驗。 |
|
2.2題庫建設與考試(15) |
建立相應題庫,教考分離。 |
|
|
3.教研教改 |
3.1教學改革與教學研究 (10分) |
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應用,與本課程相關的教改項目,教改論文等。 |
|
4.教學效果及評價結果 |
4.1到課率(5分) |
本期平均到課率。 |
|
4.2評價結果 (20分) |
根據《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本科教學管理及質量評價實施意見》得到的相應分數。 |
|
|
5.總結與改進 |
5.1總結與改進(5分) |
是否對本期教學情況進行認真科學地總結、針對上次上課總結中的問題是否有針對性改進。 |
|
其它課程特色: |
|
||
總分: |
|
|
下一篇:畢業設計學寶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