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計算機技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 2020-07-17 10:13:56 瀏覽量:
一 專業(領域)簡介及研究方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的設計與制造,以及信息獲取、表示、存儲、處理、傳輸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論、原理、方法和技術的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科學理論、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技術等。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中的核心技術,重點研究如何擴展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和發揮計算機系統在各學科、各類工程、人類社會和工作中的作用。我校計算機技術學科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的學術隊伍,形成了多個以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為主體的學術梯隊,在嵌入式系統、數據庫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及人工智能及其應用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學科與較多單位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關系;與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廣泛開展信息化項目的合作開發研究。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研究計算機技術工程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學習期間既要學習計算機技術相關知識,還要參加工程實踐,了解計算機技術的新進展,具有從事計算機應用項目研究與組織開發能力。
序號 |
研究方向 |
1 |
數據分析與處理技術 |
2 |
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 |
3 |
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
二 培養目標
為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本專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面向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前沿,培養適合國家信息發展戰略的高層次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計算機技術人才。具體培養目標是:
1.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論水平與素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積極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2.掌握計算機技術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并能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運用該外語比較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同時必須具備較強的聽、說、寫方面的能力。
4.堅持體育鍛煉,身心健康。
三 培養方式
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培養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實行全脫產學習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在職不脫產的學習方式,但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得少于6個月。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學術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應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實踐部門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四 學制與學分
1. 全日制脫產學習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 2.5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在職學習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 3 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全國專業學位教指委對學制有明確規定的以教指委要求為準。
2.課程學習時間原則上為一年。
3.最低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總學分(26學分) |
必修培養環節學分 (8學分) |
學位論文學分(34學分) |
|||
學位基礎課 |
選修 課程 |
專業實踐 |
開題 報告 |
學位論文 |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
68 |
5 |
12 |
9 |
6 |
2 |
34 |
五 課程設置
課程 類別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開課 時間 |
備注 |
|
學位基礎課 |
公共 基礎 課程 |
G1211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2 |
Ⅱ |
必修5學分 |
G1211002 |
自然辨證法概論(理工類必修) |
1 |
Ⅰ |
|||
G1311003 |
工程碩士英語 (工程碩士必修) |
2 |
Ⅰ |
|||
專業基礎課程 |
G1011007 |
高等工程數學(工程碩士必修) |
3 |
Ⅰ |
至少選12學分 |
|
X0811019 |
軟件開發技術與環境 |
2 |
Ⅱ |
|||
X0811005 |
計算智能 |
2 |
Ⅰ |
|||
X0811006 |
高級計算機網絡 |
2 |
Ⅰ |
|||
X0811007 |
高級軟件工程 |
2 |
Ⅰ |
|||
X0811008 |
高級數據庫技術 |
2 |
Ⅱ |
|||
X0811010 |
高級算法分析及數據結構 |
2 |
Ⅱ |
|||
X0811003 |
計算機學科前沿專題 |
2 |
Ⅰ |
|||
選修 課程 |
專業選修課程 |
X0812025 |
現代數字通信 |
2 |
Ⅱ |
至少選9學分 |
Z0812048 |
專業英語 |
2 |
Ⅱ |
|||
X0812001 |
軟件測試與質量管理 |
2 |
Ⅱ |
|||
X0812002 |
數字圖像處理與識別 |
2 |
Ⅱ |
|||
X0812004 |
網絡協議分析 |
2 |
Ⅱ |
|||
X0812005 |
物聯網專題 |
2 |
Ⅱ |
|||
X0811036 |
大數據處理技術 |
2 |
Ⅱ |
|||
X0812008 |
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
1 |
Ⅱ |
|||
X0812046 |
信息安全數學及應用 |
3 |
Ⅱ |
|||
X0812038 |
高級DSP原理與應用 |
2 |
Ⅱ |
|||
X0812014 |
Petri網原理及應用 |
2 |
Ⅱ |
|||
X0812015 |
數據挖掘 |
2 |
Ⅱ |
|||
X0812016 |
Android系統及開發 |
2 |
Ⅱ |
|||
X0811013 |
軟件體系結構與設計模式 |
2 |
Ⅰ |
|||
X0812017 |
云計算 |
2 |
Ⅱ |
|||
X0812045 |
計算機視覺與模式分類 |
2 |
Ⅱ |
|||
X0812028 |
基于Python的數據分析與應用 |
2.5 |
Ⅱ |
|||
X0812026 |
統計自然語言處理 |
2 |
Ⅱ |
|||
X0812027 |
數字內容安全 |
2 |
Ⅱ |
|||
職業素質課程 |
G1212001 |
工程倫理(工程碩士必修) |
1 |
Ⅱ |
||
G1312001 |
英語口語 |
2 |
Ⅱ |
|||
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2 |
||||
專業實踐 |
6 |
注:1.英語實行免修申請制度。
2.同等學力及跨學科報考的碩士生根據研究方向補修本學科本科骨干課程2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和學院負責檢查和審核。
六 必修環節及要求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計2學分。
(1)學位論文的選題要求:
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認真撰寫開題報告,并由導師組織開題報告會,得到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后方可正式開題。
(2)開題報告內容:
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創新之處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預期研究成果;研究進度計劃;專業實踐計劃。
(3)開題時間:第三學期。
(4)文獻閱讀數量:閱讀相關論文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10篇。
3.學位論文中期檢查。
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在第三學期期末。檢查內容包括:
(1)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
(2)參加的專業實踐情況,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成果。
(3)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
(4)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5)論文按時完成的可能性。
檢查未能達到規定要求的碩士研究生,將延長其論文工作時間,推遲畢業論文答辯時間。
2.專業實踐,計6學分。
(1)專業實踐時間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研究生原則上應在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后方可進入專業實踐階段,特殊情況下可申請以課程學習與專業實踐交替進行的方式。
(2)專業實踐內容
專業實踐必須是面向本專業類別或領域的實際工作,內容包括科學研究、專業調研、專業實驗、專業實習等。
(3)專業實踐方式
專業實踐方式可采用如下幾種靈活方式:由導師結合自身所承擔的科研課題,安排學生結合論文工作到現場進行專業實踐;進入企事業單位,參與科研或工程項目、技術崗位鍛煉以及其他形式實踐等;在校內參與導師的科研,參與現場調研及試驗。
七 學位論文
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學位論文開題和中期篩選后方能進行學位論文寫作;通過學術論文不端行為檢測和學位論文預答辯后,方能進行論文盲送審。
本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要求:
1、論據可靠,方法正確,邏輯推理嚴謹,有一定的新見解;
2、論文寫作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筆流暢,格式規范;
3、研究成果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一定的應用價值;
4、論文工作時間保證不少于1年,學位論文字數要求在3萬字以上;
5、主要學術成果(論文、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等)必須與學位論文緊密相關。
6、其他具體要求參照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有關文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