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交通學院第52期行遠講壇在工二B413會議室隆重舉行。本次講壇由廣州大學榮建教授做“我們誤讀了《交通工程學》”專題報告,郝威副院長主持會議,學院教師與研究生參加此次活動。
榮建教授系統總結了國內交通工程學在知識體系上的偏差,圍繞交通與運輸、人因工程與駕駛任務、交通量、速度、交通規劃和交通管理,提出了再認識交通工程學的新思考。榮建教授強調,交通工程學的“5E”科學是工程、教育、執法、應急、評估,表示要掌握用路人的生心理閾值,編制道路規劃設計和管理的標準規范、指南、駕駛人手冊。此外,榮建教授還介紹了速度的互制效應、速差效應、速度變化曲線、關鍵速度以及速度和諧,補充了八階道路理論,打破了現有交通管理僅停留在“執法”工作的局限,解開了路權分配、接入管理、速度管理和信號控制的認識誤區。
本次講座不僅使教師和學生們對交通工程有了新認識,更引發了全體從業人員對行業發展的深思,激發了學生對未來投身交通領域工作的熱情、信心與責任意識。
(文/圖 劉思楊 一審/何石堅 二審/郝威)
2025年7月3日,交通學院第52期行遠講壇在工二B413會議室隆重舉行。本次講壇由廣州大學榮建教授做“我們誤讀了《交通工程學》”專題報告,郝威副院長主持會議,學院教師與研究生參加此次活動。
榮建教授系統總結了國內交通工程學在知識體系上的偏差,圍繞交通與運輸、人因工程與駕駛任務、交通量、速度、交通規劃和交通管理,提出了再認識交通工程學的新思考。榮建教授強調,交通工程學的“5E”科學是工程、教育、執法、應急、評估,表示要掌握用路人的生心理閾值,編制道路規劃設計和管理的標準規范、指南、駕駛人手冊。此外,榮建教授還介紹了速度的互制效應、速差效應、速度變化曲線、關鍵速度以及速度和諧,補充了八階道路理論,打破了現有交通管理僅停留在“執法”工作的局限,解開了路權分配、接入管理、速度管理和信號控制的認識誤區。
本次講座不僅使教師和學生們對交通工程有了新認識,更引發了全體從業人員對行業發展的深思,激發了學生對未來投身交通領域工作的熱情、信心與責任意識。
(文/圖 劉思楊 一審/何石堅 二審/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