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2015年5月2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為響應國家政策,讓同學們在學習自身專業、實踐自身專業的過程中認識到黨在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思想,將自身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促進“四好農村路”的建設,2019年7月,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開展了相應農村調研工作。
7月13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召開了簡單的小組會議。會上,隊長李炎楓制訂了初步調研計劃,確定了當天及第二天的行程,整理了赴市公路局走訪調研的具體問題。會議期間全體成員積極投入,踴躍發言。下午,調研團隊來到永州市公路局,養護科副科長袁瑞峰介紹到,自“四好農村路”建設以來,冷水灘區以及南山縣已成省級示范區,且冷水灘區正在申請國家級示范區。在道路養護方面,政府歷年提供經費保障,實行“7351”省補資金支持,并在示范鄉鎮、村落實行路科檢測系統檢測路面病害,從檢測車自動記錄上傳、人工采集和村民上報三個方面收集病害信息,并及時進行修補工作。對待近期洪澇災害,也有設立相應的應急部門,各地公路局目前都身處抗洪搶險第一線,路面積水或破壞嚴重路段兩公里外都設立了禁止通行的指示牌,同時在洪水退去后,由外部部門負責泥漬清理。
7月14日,實踐團成員來到藍山縣交通局。近年來,藍山縣按照上級下達的農村公路建設的目標任務,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狠抓落實。截至2018年底,藍山縣公路建設總里程為1439.341公里,其中國道里程48.203公里,省道里程125.704公里,縣道里程243.438公里,鄉道里程305.436公里,村道里程691.926公里,專用公路里程為24.634公里。藍山縣在推進公路建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對已建公路的養護管理,確保“建、管、養、運”齊頭并進,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經常性養護率:縣道達到100%,鄉道達到91.28%,村道達到87.63%。藍山縣共14個鄉鎮、209個行政村,建設了116個農村客運站(招呼站),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客運班車通車率達到100%。此外,藍山縣已爭創了兩個省內第一。其一,藍山縣創新農村公路資金保障機制,每年按土地出納金總額2%比例安排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用于保障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其二,在全省率先建好了“通村村”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通村村”已覆蓋209個行政村。
通過這兩天的走訪調研,實踐團切身地體會到了農村發展之迅速,道路建設之完備,養護功能之及時,也發現了少數有待解決的問題。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將所學運用于實踐,發揚 “不怕苦,埋頭干,敢擔當,勇爭先”的交通青年精神。
報送人: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 楊靖婷
“四好農村路”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于2014年3月4日提出的。2015年5月2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為響應國家政策,讓同學們在學習自身專業、實踐自身專業的過程中認識到黨在建設發展中的重要思想,將自身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促進“四好農村路”的建設,2019年7月,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開展了相應農村調研工作。
7月13日上午,實踐團成員召開了簡單的小組會議。會上,隊長李炎楓制訂了初步調研計劃,確定了當天及第二天的行程,整理了赴市公路局走訪調研的具體問題。會議期間全體成員積極投入,踴躍發言。下午,調研團隊來到永州市公路局,養護科副科長袁瑞峰介紹到,自“四好農村路”建設以來,冷水灘區以及南山縣已成省級示范區,且冷水灘區正在申請國家級示范區。在道路養護方面,政府歷年提供經費保障,實行“7351”省補資金支持,并在示范鄉鎮、村落實行路科檢測系統檢測路面病害,從檢測車自動記錄上傳、人工采集和村民上報三個方面收集病害信息,并及時進行修補工作。對待近期洪澇災害,也有設立相應的應急部門,各地公路局目前都身處抗洪搶險第一線,路面積水或破壞嚴重路段兩公里外都設立了禁止通行的指示牌,同時在洪水退去后,由外部部門負責泥漬清理。
7月14日,實踐團成員來到藍山縣交通局。近年來,藍山縣按照上級下達的農村公路建設的目標任務,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狠抓落實。截至2018年底,藍山縣公路建設總里程為1439.341公里,其中國道里程48.203公里,省道里程125.704公里,縣道里程243.438公里,鄉道里程305.436公里,村道里程691.926公里,專用公路里程為24.634公里。藍山縣在推進公路建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對已建公路的養護管理,確保“建、管、養、運”齊頭并進,全縣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經常性養護率:縣道達到100%,鄉道達到91.28%,村道達到87.63%。藍山縣共14個鄉鎮、209個行政村,建設了116個農村客運站(招呼站),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客運班車通車率達到100%。此外,藍山縣已爭創了兩個省內第一。其一,藍山縣創新農村公路資金保障機制,每年按土地出納金總額2%比例安排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用于保障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其二,在全省率先建好了“通村村”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通村村”已覆蓋209個行政村。
通過這兩天的走訪調研,實踐團切身地體會到了農村發展之迅速,道路建設之完備,養護功能之及時,也發現了少數有待解決的問題。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將所學運用于實踐,發揚 “不怕苦,埋頭干,敢擔當,勇爭先”的交通青年精神。
報送人:交通學院“四好農村路”赴永州實踐團 楊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