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下午,建筑學院在金盆嶺校區16號教學樓305室隆重舉行“紅色建筑實踐團”研究生暑期實踐出征儀式。該實踐團將赴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開展調研實踐。建筑學院黨委書記熊鷹、副書記肖義慧,項目指導老師田長青、吳世海、賀鵬,學工辦王宇霖老師及全體實踐團成員出席儀式。
儀式上,熊鷹作動員講話。他強調,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的重要載體。熊鷹回顧了學院既往實踐項目取得的豐碩成果,要求本屆實踐團在傳承學院優良實踐精神的基礎上銳意創新。他著重指出,本次實踐的核心在于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紅色建筑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的成果,為學院后續實踐工作打造更廣闊的平臺。
實踐項目指導老師團隊對調研工作提出了具體專業要求。他們強調,實踐團應聚焦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等紅色建筑本體,深入探究其承載的紅色歷史故事及其發生背景,厘清歷史事件脈絡。核心任務在于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手段,對紅色建筑進行全面記錄、分析與展示,科學、立體地闡釋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在歷史、文化、科技、社會及藝術等多維度的價值。
隨后,肖義慧勉勵實踐團成員繼續保持專業水準,再創佳績。同時特別強調了外出實踐的安全紀律,要求全體成員務必增強安全意識,服從指導老師的統一安排,確保實踐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實踐團學生代表莫睿代表全體成員鄭重表態。他表示,八路軍武漢辦事處是凝聚抗戰智慧與民族精神的重要紅色遺產,實踐團深感責任重大。全體成員將以嚴明的紀律恪守調研規范,以扎實的專業素養深入剖析建筑遺產,全力以赴完成實踐任務。
儀式最后,熊鷹向“紅色建筑實踐團”授予隊旗。他再次強調,打造建筑學院紅色文化品牌、積極宣傳紅色文化是實踐團每位成員的光榮使命,期望大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圓滿完成各項實踐目標,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貢獻力量。
在學院領導的殷切囑托與大力支持下,紅色建筑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將認真刻苦完成實踐項目任務,實現數字技術與專業實踐結合的創新形式要求,以更直觀清晰的數字模型方式呈現紅色建筑細節,講述紅色故事脈絡,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確保高質量完成本次暑期專業實踐項目。
(文/甘梓泉、王宇霖 圖/甘梓泉 一審/王宇霖 二審/肖義慧 三審/熊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