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 月 17 日,愛思唯爾( Elsevier )發布2018年度高被引學者(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我校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蔣仁言教授榮列其中。這是蔣仁言教授繼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之后,第5次在安全、風險、可靠性和質量領域榮入高被引學者榜單。
2014-2018年蔣仁言教授高被引學者情況
時間 |
全國高被引學者人數 |
安全、風險、可靠性和質量領域的人數 |
安全、風險、可靠性和質量領域的排名 |
2018 |
1899 |
14 |
10 |
2017 |
1793 |
10 |
6 |
2016 |
1776 |
9 |
9 |
2015 |
1744 |
8 |
4 |
2014 |
1651 |
7 |
3 |
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2018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采用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開發的方法和標準,基于客觀引用數據對中國研究者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愛思唯爾Scopus 數據庫為該榜單的實現提供了數據和技術支持。Scopus作為全球最大的文獻摘要與引用數據庫,收錄了2萬多種同行評議期刊,其中中文期刊500余種。Scopus數據庫中收錄文獻中,作者地址包括中國(大陸)機構的有300多萬份,作者名稱達400多萬條。
高被引學者
文獻計量學中測量論文的影響力或者質量的基本指標是論文的被引用次數,一名學者的影響力大小,可以根據其發表的所有論文獲得的引用次數來設計指標測算。學者發表的論文被數據庫收錄后,其他研究學者可以通過檢索來獲取信息,引用這篇論文,這些被引用的文章叫做被引文獻,被引文獻的作者叫被引學者。如果這些學者寫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很多,也就是常說的被引頻次很高,就叫“高被引學者”。
學者簡介
蔣仁言教授,2014年—2018年連續5年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安全、風險、可靠性和質量領域),2018年榮獲“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質量、可靠性與維修研究所”所長,國際雜志“Reliability Engineeering & System Saf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iability &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bility Engineering”編委,中國運籌學會可靠性分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可靠性分會委員會委員,中國設備工程專家庫高級專家,全國汽車行業設備管理理事會顧問,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科博導。分別于1982年和1985年獲武漢理工大學學士與碩士學位,于1996年獲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學、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工業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或合作研究。主要從事可靠性工程與管理、維修理論、質量工程、多準則決策分析與多目標優化等領域的研究。主持或完成國家自科基金項目4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已結題項目完成質量高,均被評為優秀。出版專著5本,其中兩本專著《Introduction to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和《Maintenance: Decision Models for Management》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出版,發表學術論文190篇,其中國際雜志論文70余篇。教學方面,承擔教育部“質量與可靠性工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項以及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