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理工大學2018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教師致辭
藍茵茵
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大家好!我是藍茵茵,來自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非常榮幸能作為教師代表,在今天這個值得紀念和永久珍藏的日子,向我校2018屆畢業生同學送上祝福,并和大家探討:怎樣才是青春應有的模樣?
上周五,我校一位老師上完執教生涯最后一堂課,(感謝在當天課堂向他獻上玫瑰和百合的,也是今天在現場的您們!)他對我說:突然想朗誦王蒙的《青春萬歲》——“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樂地向前”。這位老師,就是我的父親。
1977年冬,他擦了擦身上的泥土,從下鄉的農場直接走進高考考場。收卷鈴響,知青考生飛奔向食堂,因為農場專門殺了頭豬慰問“已經一個多月沒吃過肉”的他們。1978年春,他們走進大學校園。那一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
時代給了他們公平和夢想,一代代大學畢業生用奮斗報答祖國和人民,用奮斗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激流勇進——這是父輩們的青春。
就這樣,父親的最后一堂課給了我從未有過的震動。那一刻,突然感受到歷史接力棒的溫度和重量,那一刻起,不敢再以為來日方長。
各位同學遲早會和我一樣,迎來人生中這樣的一個時刻,真的感受到自己正踩在時代轉變和世代交替的節點上,即將提筆,續寫父輩的人生篇章。因此,我想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將現在的感受與大家分享、共勉:
40年前,改革開放啟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起航;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我們同樣生逢其時,同樣應與新時代同行,把個人生命的價值、個人工作的價值融入國家、民族的事業中。只要祖國的天空艷陽高照,我們身上都會灑滿陽光。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建設中、南海島礁工地上,到處都有長理校友拼搏奮進的身影,為我們做出了與時代同行的最好表率。奮斗——這是我們的青春應有的模樣。
雖然今天社會也不乏世故老道、善謀一己私利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但這樣的人生并不完整、更不美好,也容易滑向違法亂紀。這樣的道路,絕對不會是我們的選擇。
同時,請誠懇為人、踏實做事,真誠是通往一切成功的道路。即使你被套路了,也不用套路他人。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理性的頭腦思考、用不知疲倦的手腳行動,才會像我們父輩一樣,交出讓時代滿意、讓國家和人民滿意的答卷,用一生譜寫青春萬歲的詩篇!
最后我想說 :
我們永遠在這里等你,等你回來告訴我們的青春故事,你們和世界的故事。
我們永遠在這里等你,長沙理工大學 —— 這里的青春,永不散場!謝謝!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