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陳建林副教授在金盆嶺校區作了題為《鈣鈦礦太陽電池中的界面內建電場與離子遷移、電流-電壓遲滯問題》學術講座,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和材料學院全體研究生參加。
陳建林老師講述了當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前景,并向同學們介紹了太陽電池發展及商業化進程所遇到的問題。
陳建林老師提到有機-無機雜化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是一類具有優異光伏性能的半導體材料,而在近幾年內,鈣鈦礦太陽電池因其高效廉價、制作簡單,作為新一代太陽電池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已將超過許多其他材料的太陽電池。
當下在鈣鈦礦太陽電池的研究過程中,從設計、制備工藝、電池結構、界面工程、改變電子與空穴傳輸材料等各方面來提升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環境穩定性和解決遲滯問題,并取得重要進展。
講座過程中陳建林老師用風趣的語言、生動形象地為同學們傳授了他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知識,并對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拓寬了視野,學到了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