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株洲攸縣洲上田村,長沙理工大學“紅燭”科普筑夢團隊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探秘液壓機械臂,開啟科技新視野”的科普實踐活動。隊員們精心策劃,將復雜的液壓機械臂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科普課。通過原理講解、視頻展示與親手實踐,抽象的液壓科技變得觸手可及。
活動伊始,肖鵬通過“生活中的液壓應用”小互動迅速調動了孩子們的熱情。“挖掘機!”“叉車!”“汽車千斤頂!”孩子們爭相回答,從身邊事物感知液壓技術的無處不在。帶著好奇,肖鵬用形象的比喻——“液體像一群緊密排列的小士兵,齊心協力傳遞壓力”——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核心原理帕斯卡定律。通過講解液壓原理,孩子們對“小力辦大事”的液壓奧秘有了深刻理解。


掌握了原理,志愿者隨即帶孩子們“解剖”液壓機械臂模型。基座、大臂、小臂、關節、液壓缸、液壓泵等部件的功能被一一拆解。“基座就像房子的地基,要穩!”“液壓泵就像我們的手,推動注射器產生壓力!”“液壓缸把液體的力量變成機械臂的動作!”志愿者們用孩子們易于理解的語言,讓復雜的結構變得清晰。
在動手實踐環節,孩子們分組化身為“小小工程師”,在肖鵬指導下,利用注射器(模擬液壓泵)、軟管、連接件和支架等材料,動手組裝液壓機械臂模型。肖鵬強調著操作要點:確保軟管連接緊密以防泄漏,穩固基座以保證機械臂穩定。孩子們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拼接部件、固定接口、注入工作液體。當看到自己親手組裝的機械臂,通過推動小小的注射器就能操控“手臂”升降時,成功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對液壓傳動力量放大的原理也有了最真切的體會。


此次“探秘液壓機械臂”科普活動,生動展現了長沙理工大學“紅燭”科普筑夢團隊將深奧科技轉化為鄉村課堂活力的巧思。孩子們在親手組裝、操作模型的過程中,不僅真切理解了“小力辦大事”的液壓奧秘,鍛煉了動手協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份操控機械臂升降抓取的驚奇與喜悅,更在他們心中點燃了對工程科技的好奇火種。以專業知識為橋梁,以實踐探索為路徑,“紅燭”隊員們用這場充滿創造力的科普課堂,在洲上田村孩子們的心田播撒下熱愛科學、勇于追夢的種子,助力科技夢想在此生根發芽。
(文/唐子萱、陳穎 圖/周媛媛 一審/陳穎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