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長沙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降碳青鋒”實踐團走進浙江蒼南三澳核電基地,參與了一堂由蒼南核電高級模擬機教員陳龍主講的核安全文化講座。陳老師以深入淺出的專業講解,為青年學子呈現了一堂貫通核電科技、安全理念與國家戰略的深度課程,在國之重器的建設現場厚植能源報國情懷。

講座系統闡釋了可控核裂變原理與壓水堆核電站核心技術,通過詳實數據對比,揭示核電作為國家戰略性清潔能源“先進、安全、高效、穩定、可靠”的綜合優勢。在縱覽全球與中國核電發展歷程時,陳老師重點剖析我國自主三代技術"華龍一號"對國家能源安全的支撐作用,并以三澳核電基地為例,解讀其"安全與經濟均衡、先進與成熟統一、能動與非能動結合"的設計智慧,展現中國核電工程的前沿追求。
核安全文化成為講座的核心焦點。陳老師通過對三哩島、切爾諾貝利、福島等重大核事故的深刻反思,揭示安全文化建設的必然性。"核安全是1,其他是0",他強調這需要全員、全鏈條的體系化保障——尤其要求一線人員踐行"質疑的態度、嚴謹的方法、交流的習慣"三大行為準則。防人因工具卡作為實操指南被重點解析:工前會預判風險、一分鐘停頓冷靜思考、三段式溝通確保信息無誤、監護操作雙重核查、明星自檢固化安全習慣、工后會閉環總結,六步流程將中廣核"嚴慎細實"文化基因轉化為具體行動。講座更警示安全文化弱化的五個漸進階段,從過于自信到自滿,到否認,再到危險,最后變為崩潰。他強調唯有保持"銘記歷史,常思不怠"的清醒,方能實現核文化從合規到自覺直至卓越的升華

本次核安全文化講座為長沙理工大學能動學子拓展專業視野搭建了寶貴平臺。同學們紛紛表示,將在后續學習中持續精進專業能力,緊密關注國家核電發展戰略動態,探索能源技術創新路徑,努力為推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立志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文/王語柔 李逸奇 圖/薛焱文 一審/彭博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