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6月26日下午,水利與海洋工程學院副院長孫士權在新能源大樓1棟二樓會議室開展題為《固廢基“水核能芯”沙漠生態治理技術》的通識教育講座,逾90名學生到場聆聽學習。
“將城市固體廢物變為沙漠植物生長的營養土,并用竹簍進行固定縮水,竹簍結構本身能有效固定周圍流沙,為幼苗生長提供穩定的物理環境...”,孫士權首先對固廢基“水核能芯”這項創新技術作出系統介紹。改良后的營養土相當于“水核能芯”,也是整項技術的“能量源泉”,孫士權團隊于今年2月在鄂托克前旗毛烏素沙漠腹地開展試驗,在使用該“水核能芯”裝置后,生態治理基地種植的沙柳與檸條發芽率和成活率均超過了90%。后續,團隊還將繼續創新改革,擴大應用范圍,進而實現將更多沙漠變成綠洲。
本次講座以科技研發作為切入點,通過對沙漠限域性水資源和沙漠韌性生態治理的知識延伸,讓學生了解該項沙漠生態治理技術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對培養學生環保興趣、啟發創新意識起到積極作用。
文/圖 郭文穎 一審/郭文穎 二審/劉愛華 三審/盛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