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專業代碼:081102)
專業簡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研究水文循環過程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水旱災害防治、水資源開發利用、水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與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等。本專業前身為1956 年湖南省水利水電學校的水文專業,2020年入選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3和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16。依托水利工程湖南省“雙一流”建設(培育)學科、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水沙科學與水災害防治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洞庭湖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平臺,本專業構建了涵蓋本科、碩士和博士的多層次、全方位人才培養體系;本專業是湖南省內唯一的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本科專業,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和區域競爭優勢,長期緊密結合湖南水利大省優勢,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國內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13人;入選湖南省“新世紀人才計劃”1人,湖南省“百人計劃”特聘教師1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荷尖)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3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人,長沙理工大學“湖湘學者”人才計劃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人,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14人。
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秉承“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精神,堅持“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育人理念,突出科教融匯,夯實科學教育根基,彰顯工程教育特色。著力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水利及相關行業繼續深造或勝任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以及智慧水利等方面的勘測、規劃、設計、評價、預測預報、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成為“底色亮、能力強、善創新、敢擔當”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和行業精英。
本專業學生畢業5年及以上,應達到如下目標:
(1)心系國家勇于擔當,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優良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操守,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事業心,能積極服務國家與社會;
(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領域的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能夠綜合運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及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分析、研究、解決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領域的復雜問題;
(3)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領域發展與前沿,能夠運用現代工具開展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的勘察、規劃、設計、評價、預測預報、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
(4)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國際視野,能夠適應崗位流轉和專業轉換,具備擔任所在領域專業技術骨干或管理崗位領導職務的能力;
(5)具備較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預期獲得工程師或相應職稱的專業技術能力和條件。
主要課程
水力學、水文學原理、自然地理與地質學、地下水動力學、氣象與氣候學、水文信息采集與處理、水文大數據分析方法、水文遙感原理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與二次開發、水文分析計算、水利計算、水環境保護理論與數學模型、水文預報、流域水文模型、水災害風險與防治、水資源系統分析與水庫調度、水資源利用與管理。
就業前景
近五年來,本專業考研錄取率在40%以上,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水利、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發改、交通、城建等公務部門,大型央企和大型國有企業,以及水利、能源、農業、環保、電力、道橋等設計咨詢單位從事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以及智慧水利方面等的勘測、規劃、設計、評價、預測預報、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
上一條:水利水電工程專業介紹
下一條: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