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7月12日,水利學院“紅源碧水·綠潤韶灌”實踐團赴湖南省韶山灌區北干渠石江村段,開展水質采樣與生態調研活動,以專業實踐服務“三農”發展,為守護田間清流貢獻青春力量。
韶山灌區是湖南省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年均灌溉面積達100萬畝,是保障長株潭地區農業生產的“生命線”。此次調研聚焦灌區北干渠石江村段,團隊成員前期通過實地走訪、部門座談,全面梳理灌區水系與排水體系,科學布設9個關鍵監測節點,覆蓋“引、輸、用、排”全流程,構建起系統化的水質監測網絡。
采樣當天,團隊成員在35℃高溫下徒步巡查千米渠系,克服環境挑戰,嚴格按規范采集水樣。在農田區結合作物種植與施肥情況記錄數據,在排水口與溝渠處動態取樣,在總溝與池塘實施分層采樣,確保數據全面、科學。團隊負責人張怡帆同學表示:“基層水利工作的艱辛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義。”聶小保教授指出:“此次實踐既是專業訓練,更是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課,引導學生感悟‘水是生命之源’的深刻內涵。”
采集的水質數據將送至實驗室分析,最終形成專項報告,為灌區水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此次活動展現了新時代水利青年“服務三農、守護生態”的責任擔當,彰顯了水利學院在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為。
(文/王祎、雷思雅 圖/李康 一審/陳鑫林 二審/綦麗 三審/銀波)
上一條:水利學院“‘禹’滴溯源”實踐團赴張家界市水文局調研防洪搶險工作經驗?
下一條:聚焦南縣水利建設 賦能??h深度合作--水利學院赴益陽南縣實踐團與南縣水利局開展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