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近日,為了響應鄉村振興政策,學校水利特崗生組成實踐團走進桂東縣青竹村,開展“三下鄉”走訪調研活動,對話當地民宿經營者,探尋鄉村振興密碼。
“政策出來之前,我們只能出去打工,政策出來之后,我們可以不再奔波。”在說到當地鄉村振興政策出臺之后的變化時,民宿“樂和山莊”經營者王大姐的臉上洋溢著笑容。在采訪的過程中,實踐團了解到,政府精心打造了桃花溪、南嶺自然科普館等景點,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民宿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此外,當地政府通過實施水利項目進行污水處理設施改善和植被修復,當地交通條件也得到了明顯改善,這些政策大力推動了地方民宿的發展,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回到家鄉開辦民宿,百余家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一聊起這些,村民們都滔滔不絕,民宿“佳佳山莊”經營者王大哥感慨地說道:“這些鄉村振興政策是真正落到了我們基層,讓我們享受了實惠。”
然而,發展中也有瓶頸。“游客住一晚就走,能玩的景點太少了。”民宿經營者李大哥坦言。團隊調研發現,民宿經營者普遍認為當地旅游業發展還存在景點過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政策對當地發展的巨大幫助,同時也認識到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實踐團指導老師李永睿表示,從生態修復到產業興起,從短板梳理到路徑探索,青竹村的發展故事正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的生動縮影,只要立足資源稟賦、正視發展難題、凝聚多方合力,鄉村便能在綠水青山建設中走出一條可持續的振興之路。
通過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學校水利特崗生不僅深入基層了解鄉村振興政策,更以“傾聽者”“記錄員”和“發聲人”的身份為當地發展貢獻了力量。實踐團成員張富翔說:“我們認真記錄青竹村的發展變化,并根據村民們提出的問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未來可以通過建設徒步步道、觀景平臺等建議,下一步我們將在學校和老師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調研報告和可行性建議并提交到有關部門,用紙筆搭建村民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用知識和能力助力青竹村建設美麗鄉村。”
(文/李永睿 蔣璠煜 圖/李鈺 一審/李永睿 二審/綦麗 三審/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