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6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創新班(專業代碼:081103)
1.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歷史沿革
本專業辦學始于1956年交通部長沙航務工程學校,197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開始培養“港口及航道工程”碩士研究生,2001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專業,2005年獲“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點,2009年被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2012年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3年首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國際認證”,是我國第二個通過認證的港航專業,2017年獲“水利工程”一級博士點,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獲批新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1年獲專業博士點,現已建成“本-碩-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2020年艾瑞深校友會排名位列水利類一流專業全國第3,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7,2022年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位列水利類一流專業排名并列第4,2023和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6。
2.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創新班的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秉承“博學、力行、守正、拓新”校訓精神,堅持“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育人理念,突出科教融匯,夯實科學教育根基,彰顯工程教育特色。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創新能力,致力于培養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熟悉與水運工程領域相關的人文、倫理、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及工程管理、項目決策等知識,具備研究和解決本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兼具家國情懷、國際視野、領導意識、創新精神,能勝任交通、水利相關行業規劃、設計、管理和科學研究等工作,成為“底色亮、能力強、善創新、敢擔當”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精英。
3.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創新班的課程設置與培養模式
本專業以 STEM 理念為引領,系統革新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與教學方法。在課程體系上,降低理論課程學分比重,使實踐課程占比約達三分之一,構建 “基礎學科-專業核心-跨學科拓展-實踐應用” 遞進式模塊,增設特色課程并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實踐環節中,通過校企聯合課題、企業實習、國際交流項目,推動學生全面參與科技攻關、工程實踐,積累經驗并拓寬國際視野;教學方法改革方面,建設科研與國際交流課程模塊,推廣項目式等教學法,借助虛擬仿真和人工智能工具優化教學,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實踐創新能力。
4.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創新班的舉措與保障
學院安排專項經費,確保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投入。安排優秀師資授課,承擔創新班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均具有高級職稱和海外留學經歷。實施雙導師制,為每位本科生配備校內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或企業實踐導師。
下一條: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