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精神,進一步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質量推進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全面提升我院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根據《關于舉辦2022年長沙理工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的通知》和《關于舉辦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競賽的通知》的要求,學院決定舉辦2022年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為做好組織工作,學院成立教學競賽組委會:
主 任:張國強
副主任:范志強
成 員:唐立軍、周慶華、魯耿彪,丁開和、史向華、彭潤伍、彭石林、方家元
二、比賽安排與獎項設置
(一)比賽安排
1、各系自行組織選拔賽。
2022年4月30日前,各系推薦參加學院決賽不少于1個教學團隊(2—5名)。每個一流專業必須推薦一支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競賽隊伍,并提交課堂教學設計作品(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方案闡述、課堂教學展示視頻、教學資源)和參賽課堂教學設計表(見附件1)
2、學院決賽
學院初步定于2022年5月3日下午2:30組織決賽,地點:理科樓B413
決賽以“現場說課展示”的形式進行,每位參賽老師在20分鐘內,分別用10分鐘教學設計思路及內容展示、5分鐘課堂教學展示和5分鐘接受專家提問互動。
獎項設置
1、為進一步建立完善教學工作的激勵機制,學院將教學競賽獲獎情況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教學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參考依據。
2、對競賽獲獎教師,由學院發文通報并頒發相應的榮譽證書和獎金。其中,院級一等獎獲得者將授予“長沙理工大學物電學院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三、評分標準
表一課程思政競賽課堂教學設計作品評分標準(100分)
評價指標 |
具體內容 |
分值 |
教學內容 |
教學信息量充足,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具有較好的高階性、創新性和一定的挑戰度。運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學科思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內容,融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要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積極影響,實現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相融合、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
40 |
教學方法與手段 |
講授、討論、探究、項目、案例、實驗等教學方法恰當使用,多媒體、虛擬仿真、計算機網絡等教學手段有效運用。 |
20 |
教學目標 |
目標設計恰當,符合課程要求、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明確具體、可觀察、可測評、可達成;思政目標無縫對接知識、能力目標。 |
10 |
教學評價 |
評價主體多元;注重過程;提問、課堂觀察、作業、問卷、訪談等評價方法恰當,引導、激勵學生學習。 |
5 |
教學反思 |
能夠對教學內容(包含課程思政內容)和過程進行梳理和反思,并做到適時調整,能夠提出改進教學的方法。 |
5 |
教材分析 |
對本設計涉及的教材內容及其作用作簡明扼要的分析,為教學思路、重難點等內容的確定提供依據。 |
5 |
學情分析 |
對學生學科知識、認知特征和情感態度等內容進行精準分析。 |
5 |
自主學習 |
為學生搭建課外學習平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評價。 |
5 |
教學資源 |
教學資源推介面廣、材料豐富(包含課程思政內容)。 |
5 |
表二課程思政競賽現場展示評分標準(100分)
評價指標 |
具體內容 |
分值 |
教學實施 |
善于提煉課程蘊含的育人因素,能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知識傳授融合,教學內容呈現恰當,教學活動組織合理 |
20 |
善于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數字資源把思政教育巧妙滲透教學全過程,教學方法運用恰當,教學策略使用有效。 |
15 |
注重教學互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 |
10 |
教學效果 |
注重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效果明顯。 |
20 |
課堂教學能結合課程特色挖掘育人因素,課堂實施成效好,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的示范性。 |
10 |
教師素養與創新特色 |
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科學精神、人文情懷;教態大方,舉止得體,精神飽滿,綜合素質高;個人教學特色突出。 |
15 |
現場提問 |
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條理清晰,抓住要點,觀點正確,理由充分,見解獨到,針對性強。 |
10 |
四、其他安排
1、學院現場授課競賽時,將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觀摩,允許各系(中心)參賽教師講課時帶少量學生進場聽課與互動,但須派專人組織。
2、各系(中心)要將本次競賽作為一次教研教改活動,賽前應組織教學技能方面培訓,在系(中心)內廣泛發動,組織好本單位的教師積極參賽與觀摩。
3、推薦參加校級的選手請按相關的競賽要求準備相關事宜,并接受專家賽前培訓和指導。
附件1:2022年長沙理工大學課程思政教學競賽課堂教學設計表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