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科學術 > 學術交流 > 正文

學術交流

首都師范大學馬自力教授為我院師生作學術講座

發布日期:2021年06月07日 來源: 作者:

202164日下午,應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邀請,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馬自力教授在金盆嶺校區七號教學樓作了題為《蘇軾任揚州知州的日常世事與審美超越》的云影講壇講座,此次講座由鄭劭榮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馬自力教授以自己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習經歷為開場白,詳細介紹了自己學術興趣的形成。北大歷史系在中國政治制度史方面的研究積淀豐厚,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馬教授逐步開始關注政治制度對文人的影響,文人的社會角色以及他們在文學創作之外的復雜的社會活動。馬教授談“在文學史中存在大量的文人身兼數任,這對他們的個人道路和文學道路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制度與文學、文人的社會角色與社會活動等成為了他一系列研究的重要切入點。

接著馬教授圍繞“蘇軾任揚州知州的日常世事與審美超越”這一主題,首先介紹了“文人、學者、官員三位一體的蘇軾”。宋型文化與唐型文化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宋代文人往往同時具有文人、學者、官員三重身份,蘇軾在揚州的半年多時間里既是揚州知州、又是社會名人、文壇大家,他充分參與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到之處留下的影響無處不在。當我們逐步了解了蘇軾復雜多樣的社會角色與社會活動,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作為一個真實鮮活的人的存在。其次,馬教授從蘇軾的“政事日常與人格品味”出發,以具體事件為例展現了蘇軾人生的多個側面。一方面作為理性實干的地方官員,蘇軾真正為百姓著想,請求朝廷寬免關稅、準許漕船空時運貨、取消勞民傷財的百花會等的一系列舉動,踐行了他的民本思想和執政理念;另一方面作為機智風趣的文學大家,蘇軾在揚州期間的文學創作與交游酬唱活動充分體現了他一貫的風流文采。再次,馬教授分析了蘇軾的“追和陶詩與吟賞實踐”,蘇軾極為推崇陶淵明,追和陶詩的系統性、全面性可以說前所未有。但蘇軾并非一昧地復制陶詩,同樣是表達平淡,陶詩蘊藏著寧靜,蘇軾則有著深深的無奈。雖然在精神上與陶淵明相溝通,但行動上并未效仿,蘇軾的一生始終在求仕求官中奔波,他在逆境中發掘生活的魅力,迷茫與困惑中追求審美超越。最后,馬教授總結:“歷史人物是生成的,而非認定的”,從政治制度、社會角色與社會活動的視角觀察文人,從在揚州的政事日常和文學酬唱探索真實的蘇軾,對于我們研究蘇軾這樣的文化名人,闡釋其豐富人生的經歷并與中國歷史文化相聯系具有要的啟發意義。

講座結束后,鄭劭榮教授對馬教授的發言進行了精煉的總結,鄭教授認為馬教授的研究視野極其開闊,將歷史文人放回到具體的歷史情境中進行考察的研究思路和理念非常新穎。最后,馬自力教授與在場的同學們積極互動,認真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各類問題,講座取得圓滿成功。(圖/文: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