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概況
漢語言文學專業始創于1983年,1984年開始招生本科生,是長沙理工大學最早創辦的本科專業之一。四十年來,該專業已形成人文底蘊深厚、教風學風優良、器道兼修的歷史底色,涌現出丘良任、胡正微、鐘友循、諶東飚、夏先培、成松柳等一批全國知名專家學者。
2006年獲批中國古代文學碩士點,2010年獲批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24年獲批國際中文教育專碩點。2019年成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2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實力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
本專業順應“新文科”建設需求及數字化發展趨勢,依托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培訓基地等科研機構,致力于打造立足湖湘、輻射全國的專業人才培養陣地、地域文化傳播高地、交叉人才孵化園地,建成省內拔尖、特色鮮明的國家一流專業,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及文創、文秘、文教、文旅等行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特色優勢
本專業現已形成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與文藝學、創意寫作五大特色方向。
1.依托經典研讀、創意寫作、文化傳播、學術研究等課程模塊,引導學生厚植人文素養,培養人文底蘊深、文字功底硬、傳播能力強的中文人才。
2.貫徹“文化+”培養理念,通過文史哲交叉、文理交叉課程,培養跨學科意識,提升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科視野廣、交叉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
3.堅持立足湖湘,豐富“本土化”課程,強化學生的行業意識和服務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
三、師資力量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3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27人,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社科普及名家、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省政府參事、省優秀社科專家、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等優秀師資。
四、教學科研平臺
現有天心區政府、中交一航局、紅網等實習實踐基地11個,設有“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傳播中心”“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培訓基地”等3個省級平臺,還成立了留學生漢語教學中心和人文素質類課程教學中心,建有創意寫作實驗室、語言處理實驗室、文獻研究實驗室。
五、學科成果
本專業依托各級教學科研平臺,聚焦湖南地方文獻與文學、非遺保護、紅色文旅等領域,服務地方,產學研協同育人,成果豐碩。近年來,獲湖南省教學成果獎3項,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3門,專業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余項,獲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競賽二等獎2項。
近五年,學生獲得“挑戰杯”、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全國大學生語言文字能力大賽、湖南省大學生寫作演講競賽等學科競賽的省級以上獎項70余項。
六、課程設置
本專業主要開設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理論、基礎寫作、比較文學原理、創意寫作、美學、唐詩宋詞研讀、湖湘文化與文學、湖湘吟誦與詩歌寫作、中國當代電影研究等。
七、就業前景
畢業生廣泛進入大型國企央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教育行業,被行業大型央企譽為培養辦公室與黨群工作人才的搖籃,涌現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呂益華、全國勞模岳維鵬、企業家閆英才、劉原等杰出校友,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勢頭良好,近五年就業率保持在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