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動態 > 正文

學工動態

80后跨界新農人在“硒”望土地上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長理學子訪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

發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來源: 作者:

“以生態為基,以產業為翼,共繪鄉村振興的生態產業新圖景。”7月15日,長沙理工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子走進新邵縣白水洞村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見到了一位正俯身捧起一抔泥土輕嗅的“跨界農人”——湖南家肥屋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嘉鍵。這位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傳承人轉型為扎根原野的生態農業踐行者,在2024年寒冬接手這片土地,到2025年盛夏迎來首批豐收,其歷程恰是白水洞村生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

新農人田野間“掘金”破解生態困局

新邵縣是我省首批富硒產業開發試點縣之一,村莊坐擁天然富硒帶。近年來,該村立足自身優勢,凝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緊緊圍繞建設“風情白水、美麗白水”的目標,帶領村莊走上了以發展“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研學旅游”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振興之路,形成了“一基三園”的發展格局(研學基地、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家佳水果采摘園、楊梅種植園)。

彭嘉鍵團隊初到時面臨嚴峻挑戰,村民疑慮、勞動力短缺、銷售渠道匱乏、物流包裝要求高……他們深入調研,在母公司湖南眾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探索“種養加”一體化生態循環模式,并創新采用“階梯式工資支付”機制,成功破解信任危機,將參與果園勞作的村民從最初的2人發展至高峰時的七十多人。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就是新邵縣鄉村振興產業基地,占地560畝,集休閑、采摘、觀光于一體。園區內配套設施齊全,擁有自行車賽道、游步道、觀景臺和休閑長廊,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現有水果基地400多畝,包括黃桃基地、無花果基地、草莓基地等,這片天地廣闊著哩!”月亮湖生態農林科技園劉沛基主管帶著實踐團成員們逐一介紹黃桃園、黃金奈李園,以樹枝上的飽滿果實為“生動教具”,講解相關種植注意事項。

彭嘉鍵深知專業知識和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他專門從湖南著名黃桃產地——麻陽和炎陵請來農業專家,定期舉辦“田間課堂”,教授村民種植、修剪、施肥等專業農技,讓傳統技藝得以在這片土地上傳承推廣。在生態實踐上,月亮湖基地建設初期堅持人工除草,拒絕除草劑以保護土壤;2025年初更投放超100噸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其中僅4畝番茄示范田就被“投喂”了10噸有機肥,深度活化土壤硒元素,實現土壤健康可持續利用。

為解決農產品“出村難”,彭嘉鍵團隊構建了高效的全鏈條產銷體系。物流方面,采用抗壓拉伸托包裝、預冷處理與冷鏈直運,實現一線城市48小時達、二線城市72小時必達。銷售方式線上線下并行:線下在長沙紅星市場、廣東江南批發市場、東莞水果批發市場設立固定窗口,并與企業達成采購合作;線上則通過“黃桃節”直播帶貨,聯動網紅與團購達人拓寬銷路,主戰場面向珠三角、粵港澳地區。

“富硒富農”繪就生態振興畫卷

鄉村產業的勃興直接轉化為村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在當地黨委、政府和鄉村振興工作隊的支持幫助下,白水洞村成立的月亮湖生態農林產業園,種植黃桃、紅梨、黃金貢柚、黃金李等10余種精品水果。每年以土地流轉租金和勞務用工方式,為當地群眾增收近60萬元。產業園每年還拿出10萬元用于脫貧農戶分紅。七十多歲的龔冬秀老人曾動情表示:“他們的到來讓我們的日子沒那么苦了。”這種家門口就業的穩定幫扶模式,讓企業成為村民增收的“穩定器”。

“我們將在村委的支持下,在這片土地上一直干下去!”彭嘉鍵堅定地表示,白水洞村的“硒”望也將走向更廣闊舞臺。新邵縣計劃建立富硒水稻、果蔬標準化示范基地,完善檢測認證體系。

同時,彭嘉鍵也明白:想讓產品真正“走出去”,質量至關重要,但品牌效應的加持也必不可少。因此,彭嘉鍵所在的湖南家肥屋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積極籌備成立新邵牛羊協會,推動“土牛土羊”申報地理標志產品。

“我們成立協會的初衷就是想讓這里的牛羊成為一張能‘走出去’的、‘聽得懂、信得過’的地域名片!”彭嘉鍵滿懷激情地說道,“讓人家一聽到我們的品牌,就知道我們的產品是高質量的!”

當粵港澳的餐桌上飄出白水洞黃桃的甜香,當村內留守老人顫巍巍接過鼓囊的工資袋時,這個跨界融合產業的價值已然超越產業本身。“從月亮湖黃桃的48小時冷鏈直達和村民增收的笑容,我們觸摸到鄉村振興的脈搏。”一名實踐團成員在日記中寫道。這片土地因硒而豐,這個村莊因智而興,彭嘉鍵的故事是詠春的堅韌、商海的歷練與農業的溫度在這片沃野上的共生共榮,而白水洞村的產業振興,更是一場關于科技賦能、生態覺醒與共富理想的動人篇章。


(文/劉雅杰、鄧祎  圖/黃靜  一審/戴鈺  二審/劉莎 三審/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