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湖南
本文鏈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7/29851132.html


7月1日,13名來自黑山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橋”夏令營的營員,在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文化擺渡者”志愿服務隊的引導下,前往長沙花鼓戲院,體驗湖湘傳統戲曲文化。
當《劉海砍樵》的經典旋律響起,舞臺上劉海與胡秀英的靈動演繹,瞬間抓住了全場目光。黑山青年們時而因詼諧互動忍俊不禁,時而為劇情轉折屏息凝神,全然沉浸在這獨特的藝術敘事中。緊隨其后的《討學錢》,則以濃郁的湖湘方言與夸張表演,將舊時私塾趣事演繹得妙趣橫生,臺下的笑聲匯成一片。
“來,跟著我提步、轉身、亮嗓!”謝幕后,戲院演員的熱情邀約點燃了現場熱情,明月等營員快步登臺,在戲曲老師的指導下學唱《劉海砍樵》中的“劉海哥哎,我的夫哇”的經典唱段,模仿著扇舞、云手等標志性動作,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營員們爭相與身著戲服的演員合影,戲服上的刺繡與青年們的笑容相映成趣。
“動作里有講究,唱腔里藏著故事!”中文名為王嘉的營員難掩興奮,他小心翼翼收起與戲院演員的合影,“這些有歷史溫度的戲劇,讓我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另一面。”
“傳統戲曲是流動的文化密碼,當異國青年的目光與它相遇,便是最好的文明對話。”長沙理工大學教師周紅專老師說道。黑山青年帶走的不僅是戲服合影,更是對湖湘文化的鮮活記憶。此刻,花鼓戲的余韻仍在空氣中流淌,為湘黑文化交流續寫著生動注腳。(袁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