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圖片新聞

MORE+

新聞資訊

MORE+
◇ 當前位置:首 頁 > 正文 >

思政熱點

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進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第三組討論總結

發布日期:2022年09月07日 13:02  來源:

雒麗:作為一名高校新進思政課教師,如何既成為“經師”又成為“人師”,并將立德樹人融于教育教學之中,長沙理工大學此次新進教師思政課培訓給我如下啟發和感悟。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注重自身的理論素養的提升,積極學習、不斷學習。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理論水平是提升育人能力、實現育人效果的基礎,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研教一體(柳禮泉教授),在教學和科研中錘煉自己的理論素養,且保持常學常新。正如余乃忠教授在報告中提到的,今天我們正面臨“兩個大變局”,考驗和挑戰也隨之升級,作為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引路者,思政課教師應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認真研讀原著,增強政治定力,補足“理想之鈣”,面對多元化思潮的沖擊能夠始終保持政治站位;聚焦社會熱點問題,將理論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鞏固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

其次,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樹立“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把正確的政治觀念、政治意識、政治態度傳遞給大學生,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者和護航燈塔,堅決與各種歷史虛無主義思想做斗爭,加強拒腐防變意識,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既是成為“經師”的基本要求,也是作為“人師”的堅實基礎,只有具備正確和堅定的信仰,才能更好的成為大學生知識的傳遞者、思想的引導者、靈魂的塑造者,肩負起高校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與擔當,也才能真正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最后,思政課教師要真正做到立德樹人,師德先行。教師要傳道,自己就應該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道德的楷模。年輕的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提升理論素養,更要在道德修養方面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引領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敖泿煛迸c“人師”并重要求高校思政課教師不僅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更要努力鋪好自己的品行底色,不僅做經師、學問之師,更要做人師、品行之師。要自覺自省地將各種美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課堂上講透理論知識,在課外用美好的品行化育學生,讓他們看到理論信仰的力量和實踐魅力。

所以,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求知、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品德,就要做授業解惑的“經師”,還要做傳道示范的“人師”?!敖泿煛迸c“人師”合一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選擇,更是時代的呼喚,我們應實現“經師”與“人師”的合二為一,德藝雙馨,詮釋新時代高校思政教師的責任擔當和崇高使命。

陳蘭英: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毙聲r代的思政課教師如何成長為“經師”和“人師”統一者?我認為作為思政課教師首要的是要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也就是說思政課老師“肚子里要有貨”。這是把思政課講活講透講好的前提,是思政課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教書育人的基礎。教師自己不懂,就不可能讓學生懂。與此同時思政課教師要練就精湛的教師專業技能,要能把“肚子里的貨”用生動的語言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表達出來,有效傳輸給學生,讓學生深入理解,真正弄懂,深刻認同馬克思主義理論。使他們真正明白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等。

同時,只有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才能使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思政課老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能教會教的層次,而是應該做到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真正熱愛社會主義中國,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教師的言行舉止中體現出的真信仰真熱愛的力量和光芒,使其備受感染和鼓舞,進而對馬克思主義真信真用,進而逐步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李晏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無疑要打造成教師隊伍中的一支“特種部隊”,相對于普通教師,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有更神圣的使命和擔當。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從來沒有這么迫切地感受到思政課教師的責任是那樣的艱巨而不可懈怠,那樣的神圣而不可替代!我們選擇了做思政課教師,時代又選擇了我們!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六要”和“八個統一”的明確要求,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具備“六要”且不折不扣踐行好“八個相統一”呢?今天柳禮泉、余乃忠兩位教授給了我答案。

柳禮泉教授用兩個小時時間為我們詮釋了他四十多年“經師人師”相統一的寶貴經驗,為我解開了“研教”兩張皮的困惑,為我打通了從“職業”到“事業”的任督二脈。柳教授的成果豐碩,是他辛勤耕耘、踐行初心之所得,確實是我們的典范,更是我們的榜樣。

余教授從哲學的角度為我們解讀了“歷史主動精神”的思想內涵,更是讓我豁然開朗。站在新時代的潮頭,我們無疑是歷史主體,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擔當,需要我們完成最完美的“自我塑造”!大力弘揚“歷史主動精神”,才能更加自信、自立、自強,徹底激活我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在新征程中爆發強大能量!我們要錨定目標不放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要我改”為“我要改”,主動完成自我塑造,既要做“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經師,也要做“塑造靈魂、塑造觀念、塑造新人”的人師,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話來說,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寶貴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我們攜起手來,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陳平: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一個思政課教師,如果只知道‘授業’、‘解惑’而不‘傳道’,不能說這個老師是完全稱職的,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

古人云:‘經師易求,人師難得?!粋€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該是‘經師’和‘人師’的統一,既要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

思政課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老師’‘大先生’,就必須是‘經師’和‘人師’的有機統一者,用紅色鑄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思政課教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思政課教師要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

思政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好老師”“大先生”,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        

同時,思政課的“好老師”“大先生”,也必須是讓學生信服和尊重的大學問家,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使其成為思政課教育教學的豐沛學術資源。

阮遠:通過這次的培訓,我進一步明確了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首先就要深化思想認識。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不管什么時候,為黨育人的初心不能忘,通過這次的培訓,我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規劃與思考,即我到底想要成為一名怎樣的思政課教師。一是有情感有溫度的思政課教師?!坝腥烁瘢庞形ΓH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作為學生的精神引路人,要想給學生種下真善美的種子,必須要嚴格自律,用自身高尚的品格修養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做學生尊敬的好老師。情感上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關心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溫暖學生心靈的思政教師。將情感和德育教育寓于日常的生活實例,講好國家故事,家鄉故事,學校故事,避免枯燥的說教,在潛移默化中落實立德樹人目標;二是有知識有深度的思政課教師。更新知識儲備,拓展知識視野。研究新課改,探索新教法,立足新形勢,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學深,學實,學透,深刻挖掘教材,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用端正工作態度影響學生。學思漸悟,學思踐行,理論聯系實踐,在教學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三是有政治高度的思政課教師。思政課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合格優秀人才的重任,教師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要不斷加強政治學習,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做好學生精神的引路人。傳播正能量,堅定“四個自信”,做到“政治的高度,宏觀的視野,科學的思想,整體的觀念”的有機統一。理直氣壯的上好思政課,做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教師。

汪純峰:“大思政課”,把有限的教室小課堂置身于無限的社會大背景中,不斷拓展和延伸到校園課堂、網絡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中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善用“大思政課”,把思政課的道理講“活”。

思政課堂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充分發揮思政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互聯網時代,青少年的成長無時無刻不經受著網絡的復雜深刻影響,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各方爭奪青少年的主戰場。講活新時代的“大思政課”必須立足網絡時代,有機融合實體和虛擬雙課堂教學,充分利用互聯網與現場教學的優勢,讓思想政治教育聯網上線,能有效達到重構教學生態、優化教學,達到更加高效思政教學效果。“大思政課”大就大在是一門社會大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全員參與,匯聚全社會的育人合力,共同營造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大格局、大場域。

思政課教師當學會“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秉持“大歷史觀”,力做“大先生”,善用“大思政課”,把思政課的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在教學崗位的生動實踐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

郭婷瑤: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肩負著培養具備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的高等人才的重任,思政課教師作為組織者與教學實施者,思政課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是實現該任務的重要影響因素。培養高素質人才和執行科學研究既是高校主要職能,也是教師的基本職業要求,所以,青年思政教師未來的教學生涯都必將與教學、科研兩者緊密聯系。一來,教學是教師貫徹落實“立德樹人”原則、培養人才的必要手段,更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和理論成果實踐應用的渠道;二來,科研活動是豐富思政課程教學內容和形式,深化理論教學體制改革的關鍵力量。此外,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一體化有利于促進院校思政教育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講座中,柳禮泉教授指出“教學科研一體化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責所在與使命要求?!蓖瑫r,從立業與強基:教學科研兼備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所在;相濟與互促:教學科研一體化事關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相克與相生:正視教學與科研的矛盾以創設教師全面發展條件;相融與相長: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實踐路徑四個方面詮釋了思政課教學和科研的相互關系,厘清了二者之間的邏輯關聯,也掃除了我們心中的些許迷惑,為以后的成長之路指明了方向。

張薇薇: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進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如期召開(長沙理工大學承辦),很榮幸作為一名新進思政教師與省內百名同仁共同聆聽了柳禮泉、張明海、陳萬球等幾位前輩的諄諄教誨,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對新崗位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前輩們深入淺出地從幾個主題為新進老師們答疑解惑,通過此次培訓,我對于如何迅速適應新崗位和實現角色轉換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接下來談一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新進思政教師如何協調提升教學和科研能力?柳禮泉教授在“研教一體——思政教師職業發展的理性自覺與實踐路徑”這一報告中指出,教學科研一體化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所在與使命要求,教學是一種學術研究,學術本身也是一種教學研究。柳教授強調思政課教師必須堅持教科研一體化,這事關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發展,必須要把握好在科研中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提高科研水平的辯證關系。關鍵是遵循和實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課堂”的路徑,做到教學問題學術化與科研成果教學化,才能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一體化。聽了劉教授的講座猶如醍醐灌頂,為我解開了對如何協調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共同提升的疑惑。

上好思政課,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

教學的全過程。張明海教授指出:把社會主義直觀的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緊緊圍繞“融入“二字并從理論??梢詮囊韵滤膫€角度:就理論維度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范疇體系,同時也是理論體系,需要在融入過程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講清楚。就問題維度而言,需要根據教學目標與要求、學生的思想實際及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等來設計系列專題把內容講具體、講實在。引導學生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正確的價值立場和職向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實踐維度而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實踐,實踐是評判價值觀是否得到認同的試金石,只有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實踐中加深體驗才能真正地內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思想品德。    

作為一名新進思政課教師,認真傾聽完幾位教授的講座,我深知:上好思政課既是責任,更是使命。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和積累,練就真本領,提升教學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其次要用真心熱心耐心,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課程全過程中,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目標、投身祖國發展實踐,達到立德樹人的育人目的。最后要創新思政授課思維,運用信息技術賦能傳統課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理論講生動、講活潑,讓學生真正愛上思政課。

李巧平:高校思政課教師是指承擔高等學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和研究職責的專兼職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中承擔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中堅力量。

思政課教師的崗位職責包括:講好思政課,同時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積極貢獻。

由此可見,要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我們應該做到:

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模范踐行高等學校教師師德規范。做到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努力做到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范,做為學為人的表率。

二、用好國家統編教材。以講好用好教材為基礎,認真參加教材使用培訓和集體備課,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吃準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點、難點,認真做好教材轉化工作,編寫好教案,切實推動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

三、加強教學研究。堅持以思政課教學為核心的科研導向,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內涵開展科研,深入研究思政課教學方法和教學重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四、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按照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要求,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張妍婷:2019年3月,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更對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倳洀娬{,“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為應對日新月異的外部環境變化,必須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提升思政課堂教學的實用性,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載體,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而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而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W鳛樾聲r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起培養時代新人的責任,為黨和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感受到責任之重,思政課難講,但決不能停留于“照著講”的地步,我將努力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上好思政課,聽了教授們的分享也激勵我追求以教學為樂業的境界,用一輩子上好思政課,為學生成長成才點亮明燈

毛菊芳:本次講座柳禮泉教授從四個方面揭示思政課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指導思政課教師如何做科研,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柳教授概括為四個方面,分別是立業與強基:教學科研兼備是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所在、相濟與互促:教學科研一體化事關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相克與相生:正視教學與科研的矛盾以創設教師全面發展條件和相融與相長: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實踐路徑。其中實踐路徑主要包括:教學出題目——善于尋覓科研的生長點(要有意識的從教學中尋覓可研主題、要有目的地從教學中定標心儀課題和要有針對地從教學中建立關涉題庫)、科研做文章——善于回應教學的理論關切(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現實問題、研究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研究思政課的教學設計和內容方法)和成果上課堂——善于及時武裝學生頭腦,這三個方面給自己很大啟發,便于自己在以后逐漸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彭柳:柳禮泉教授的《研教一體---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的理性自覺與實踐路徑》,分別介紹了“四個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八膫€相統一”: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傲鶄€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鞍藗€相統一”: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想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堅持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堅持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堅持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

同時,柳禮泉教授也講到,教學科研一體化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所在與使命要求。教學是一種學術類型,學術本身也是一種教學研究。堅持教學科研一體化事關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職業發展,必須要把握好在科研中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提高科研水平的辯證關系。遵循和實踐“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課堂”的路徑,做到教學問題學術化與科研成果教學化,才能實現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科研一體化。

王晶晶:著名教育理論家、革命家、政治家徐特立先生認為:“教師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一種是人師,經師是教學問的,人師是教行為的”。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經師”是成為“人師”的基礎和前提,即教學問者必須有學問,為學生授業解惑;“人師”是“經師”的追求和更高境界,即教行為者必須有德行,為國家鑄魂育人。

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成長為“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首先,要堅定信仰心中有責任。自覺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足功夫,信仰馬克思主義、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跟中國共產黨前行,銘記“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責任,以自身言行做表率,引導青年學生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次,要做足研究教學有底氣。思政課涉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思政課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把有關理論問題的來龍去脈、內在邏輯搞清楚、搞明白,講起課來才有底氣,才能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以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目標。再次,要腳踏實地育人有成效。以授課為本,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創新課堂教學,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楊曉波:“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殷切期望。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經師”重在“學高”,“人師”重在“身正”,“經師”與“人師”緊密相連。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而言,“經師”是成為“人師”的基礎和前提,重在以精湛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來為學生授業解惑,唯有如此,才能引導學生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方能解學生之疑、學生之惑;“人師”是“經師”要努力追求并達到的境界,重在傳道育人,思政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思政課教師更要追求成為“人師”,切實扛起鑄魂育人的責任,擔當起黨、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

做到“經師”與“人師”相統一,就要求廣大思政課教師既能在科學研究上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現實需求,研究真問題,努力成為業務精湛、知識廣博的“經師”;又能在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中,堅持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自覺引導廣大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師”。

趙碧云:2022年8月17日,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本人認真研讀文件,深度學習領會。結合《方案》和本次培訓,作為一名新進思政教師,我將從如何用好“大思政課”,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為主題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一件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深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讓思政課也“可鹽可甜”,生動鮮活。

一、從學生專業契合的切口入手,引導學生明白學習背后的驅動力其實是滿足“人的需求”。

二、講故事是把思政課講活的有效途徑

我始終認為用好用活各種資源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徑,湖南的紅色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日后教學中,我將 “因地制宜”,不斷發掘本地的紅色資源,使之成為思政課最鮮活的教材。

三、抓住主要矛盾,將思政課講深講透

思政課內容豐富,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外交等眾多領域,涉及治黨治國治軍等眾多方面,這就要求教師“視野要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未來我要更加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讓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

張倩: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新時代的教師要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以人格魅力呵護學生心靈?!敖泿煛敝傅氖墙處熞▽I知識,成為學術典范;“人師”指的是教師要涵養德行,潤己澤人。教師要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教師不僅要追求育人,更要善于育人。要深刻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善于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真誠、耐心、熱情地開展指導,真真切切地把三尺講臺當作自己建功立業的舞臺。

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新時代的教師要學習老教授、老專家的優秀品質,立志成為大先生。學習他們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無私奉獻精神,學習他們始終心系祖國、艱苦奮斗、精誠報國的熱血赤誠,用誨人不倦的態度去為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人才。

做“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新時代的教師要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是以心靈喚醒心靈、以精神引領精神、以生命溫暖生命的神圣事業,永遠都不能忽視言傳身教的榜樣力量。新時代的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以自身為模板,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才能成為被社會尊重的楷模、世人效法的榜樣。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廣大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爭做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袁筱琬:思政教育如清水,滋養萬物卻不事張揚;思政教育如土壤,孕育眾生卻不事聲張;思政教育如明月,照破山河卻默默無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本次講座的專題報告柳禮泉教授暢談《研教一體——思政課教師職業發展的理性自覺與實踐路徑》,我深受感觸及體會,當代青年人的未來,常常被視為國家的未來,而大學生作為青年人的中堅力量和杰出代表,始終被寄予無限的期望。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價值取向對于整個社會有著重要影響,而了解和把握青年的思想心態和價值觀念則是開展好思政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我們作為年輕教師,對于主體學生需要進行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其實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喜歡上一位老師的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繼而讓他喜歡上思政教育課程這一有趣的“愛屋及烏”的實踐現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可以基于傳統文化經典發展未來,以學術來延伸政治,研教一體化。堅持用學術講政治亦是順利開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前提。首先,作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學習研讀中把握經典,打牢學術理論的話語根基,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研究問題,加強自身的學術理論修養。

其次,在堅守政治立場的同時必須要構建學術話語體系,不斷創新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以確保在知識源頭能延綿不斷產生新的養分。

最后,在思政教育過程中需堅守正確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由此,才能更好地激勵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樹立愛黨愛國的宏大志向,以提升他們的人生“志氣”。當然,除了理論學習,思政教師也要加強社會實踐,只有主動積累實踐中的經驗,力爭作出表率,才能更好地將知識悟透、說透,并傳授給學生,產生良好的榜樣效應。感受頗多,受益頗多,在今后的思政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給自己做好職業發展的定位,仰望星空,保持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自覺的同時,腳踏實地用貼近生活、聯系實際、言之有物、更接地氣的樸素語言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喜歡聽、聽得懂、聽得進,提升課堂效果。

崔芳: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又特別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干巴巴的?!?/span>

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span>

結合這兩個講話,作為思政課教師,對于上好思政課、辦好思政課、推動新階段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

我們不僅要運用學校課堂進行理論教育,更要善于把理論與現實緊密結合起來,從億萬人民在中華大地上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中搜集鮮活的教學素材:比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防疫抗疫故事”、“一個都不能少”的脫貧攻堅故事、“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超級工程、航天壯舉故事等等。

二、思政課要講道理,并且要講深、講透、講活

這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有宏大的歷史視野。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斗爭史、100多年中國共產黨奮斗史、70多年新中國建設史、40多年改革開放探索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些豐富的歷史和事實要成為思政課寶貴的教學資源。思政課教師需要通過生動、具體的事例,講清楚當今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歷史邏輯,引導學生認清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附:成員列表

   陳蘭英  李晏軍          汪純峰

郭婷瑤  張薇薇  李巧平  張妍婷  毛菊芳    

王晶晶  楊曉波  趙碧云      袁筱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