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鈞,男,中共黨員,土木學院橋卓1901班本科生,現任橋卓學生支部副書記。大學前三年平均績點3.82,推免至同濟大學。

獲獎情況:
(1)第十四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團體二等獎;
(2)第十四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個人全能三等獎;
(3)第十四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制圖基礎知識三等獎;
(4)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畢業設計建模創新大賽二等獎;
(5)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暨第十七節湖南省大學生力學競賽二等獎;
(6)湖南省第一屆先進成圖技術及創新建模大賽團隊二等獎;
(7)湖南省第一屆先進成圖技術及創新建模大賽個人全能三等獎。
王冠鈞一早就確立了保研的目標。初入大學,他便意識到“決定要改變,就要拒絕自我感動式的努力,更加努力的學習,追求更加卓越的自己。”
大一、大二他始終保持專業第一,并獲得數項國家級獎項。到了大三在學姐的幫助下了解保研政策并決定全力沖刺保研。這一路走來,他未曾有過松懈。在日常的生活中,王冠鈞善于觀察、擅于發現問題,并且他會嘗試用課堂所學去解答。正所謂九層高塔起于壘土,而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中,他的專業基礎掌握的逐漸牢固。
“我覺得要遵從興趣,且不影響課程學習。最好能夠和課程相輔相成。”打好基礎的同時,他選擇參加了許多競賽,也從日常和學姐學長們的交流中,獲得了很多有關保研和學科競賽的信息。他心中始終有那么一個目標,渴望去往更高更遠的地方,因此面對機會總是選擇拼盡全力。
王冠鈞在大二下學期同時參加了力學競賽和成圖比賽,那段時間他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全部用在了備賽上。“既然選擇了競賽注定要犧牲生活的舒適。”在平時的專業課程中,他注重課堂效率,認為老師講的東西最好當堂理解。若上課的內容過多,無法消化,平時也可以去B站搜索相關的課程進行學習。
總而言之,對于工科的學習而言,“主要在于理解,理解了才能熟練運用,其次在于觸類旁通,善于靈活地運用知識在在后續課程中。”他總結道。
這一路走來,正如他所說:“唯有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確幸,方能走得穩、走得遠。”
在大二時的一個晚上,王冠鈞從建筑藝術樓練完圖回寢室,走在藝術樓門口那條漆黑的小路,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只有一輪殘月掛在空中。
“當時就突然感覺自己的生活也像周圍漆黑的夜晚一樣,好似看不到希望。但即使在這樣一個黑暗的環境里,也有一輪月亮陪伴著我們。”
王冠鈞也曾經歷過充滿壓力和疲憊的時期。在參加其他高校的夏令營的過程中,因為得不到認可,王冠鈞前期收獲的offer并不多,他開始自我懷疑,對未來也產生了些許迷茫。但在低沉了一小段時間以后,他馬上開始投入新的學習中:分析復盤每場面試的不足,再次全面的復習專業知識。一次次經驗的累計,一遍遍對自我的打磨,最終他在22年9月份的面試中收獲了眾多高校的offer,并選擇去了同濟大學。
“我對于迷茫的解決辦法就是學習,向心中的最優解不斷靠近。”這是王冠鈞對于壓力的釋緩方法。每個人都在所難免會遇到壓力,他認為多和同學們交流溝通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和同學們的交流中,會感覺到輕松和愜意。王冠鈞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各自為目標奮斗的同時,也能攜手共進,受到彼此的鼓舞。
人生是一場能量守恒的賽跑,有些坎不得不過,有些坡不得不爬。追求卓越的信念是夜路上的月亮,王冠鈞說,“可能它無法照亮我們,但是始終陪伴指引,直到我們看見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