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丁玉龍
性 別:男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學 院: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
班 級:機械1713班
主要任職:愛心書屋協會會長、學生黨支部副書記、年級分會干部
參評類別:志愿服務之星
專業學習:獲國家勵志獎學金2次,校一等獎學金2次,申億二等獎學金(未來工匠),管理人才獎學金,通過英語6級(472分),平均績點3.22,連續兩年綜合測評專業排名前3%。
個人榮譽:
國家級:
1. 2019.12 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爬繩檢測機器人”
2. 2019.12 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一種爬繩機器人的工作方法”
省部級:
1. 2019.06 第八屆湖南省工程模型設計制作大賽三等獎
2. 2019.10 全國3D大賽年度競賽湖南省二等獎
3. 2019.11 湖南省第四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項目負責人)
4. 2020.01 2019年全省“三下鄉”活動優秀個人
校級:
1. 2018.10 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2. 2019.01 “暑期三下鄉”優秀志愿者
3. 2019.05 第十二屆節能減排大賽校內選拔賽二等獎
4. 2019.05 第五屆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競賽三等獎
5. 2019.05 長沙理工大學工程模型設計制作大賽一等獎
6. 2019.05 五四評優“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7. 2019.06 自適應爬繩檢測機器人技術開發與應用科技立項(主持)
8. 2019.10 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丁玉龍,一個積極、陽光、奉獻的汽機男孩。進入大學,他選擇加入愛心書屋協會,成為一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從干事到協會負責人,再到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在志愿服務的路上,他越走越堅定,用一個又一個行動,服務、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踐行著他“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的座右銘。
啟蒙——公益理念的分享者
大一,對于剛入學的他來說:“志愿服務,是一次全新的體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愛心書屋協會,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他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服務活動。
參加“善行100”志愿者活動,就能夠給山區的孩子分享一份冬天的溫暖;報名敬老院志愿者,就能夠給爺爺奶奶分享一份溫暖的陪伴;報名讀書分享會“分享者”,就能夠和同學們分享閱讀的快樂;參與植物園志愿活動、參加砂石行業調研團,就能夠分享一份社會責任。
“一個小小的行動,能被別人認可,自己也能夠得到成長”,這就是丁玉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初衷。就這樣,志愿服務的種子在丁玉龍的心中悄然“發芽”。
踐行——公益活動的組織者
大二,因為工作突出,丁玉龍成為了愛心書屋協會的負責人。職位的改變讓丁玉龍開始有更多地思考:如何發動更多的同學加入公益的隊伍?開展什么樣的公益活動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
當他了解到,大學的教材是可以循環使用的時候,他組織社團伙伴開展舊書傳承活動,兩年來,為汽機學院家困生提供教材共1028冊。有一次與其他社團好友交流,他了解到攸縣貧困中學的學子喜歡閱讀卻苦于無書可讀,于是他聯合學校四個社團一起舉辦“以書傳愛,公益微捐贈”活動,發動200多名志愿者,共募捐2996本書籍捐贈給攸縣貧困中學。
2018年的寒假,在家鄉做寒假社會實踐的時候他發現家鄉的河流污染極其嚴重。為了改善家鄉的生態環境,于是他開始聯系各種他能聯系到的社會力量,他聯系到了在長理數十名的校友、高中的同學以及桃江縣環保志愿者協會的叔叔阿姨,甚至他還聯系到了中小學生,他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去改善家鄉的生態環境,去把志愿服務的種子種在更多人的心里。活動從策劃到招募志愿者數十天的時間,從他一個人到百多人的大隊伍,活動的影響遠遠超過他的預期,鄉親們的點贊,益陽日報、當代商報、益陽經濟網、桃江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報道,他人的認可讓丁玉龍終于明白:“為什么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因為行動就有可能!”
在這之后,他又把他的志愿服務理念也帶給了機械1713班,組織班級同學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從敬老院志愿者到植物園、烈士公園文明勸導者,從校園活動志愿者到善行100勸募者。在這個過程中,他所在的班級成為了院“五四評優”優秀班集體,打破了學院單日善行100勸募成績......
堅持——公益項目的領導者
大三,對于志愿服務的“熱愛”引導著他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堅持走下去。兩年的志愿服務經驗積累,他成為了“點亮未來”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扶貧項目團隊負責人。
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么一個工科大學生在做生涯教育扶貧項目?2019年8月,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號召,經歷長達16小時的車程,他和他的團隊來到了的廣西鳳山。他們調研了解到,2012年-2017年連續5年鳳高沒有人能夠考上一本,近些年也只有2-5個人能考上大學,大部分同學沒有目標、沒有規劃,甚至出現了“讀書無用論”、“趁早打工掙錢”等錯誤觀念。
經過調研后,團隊為鳳高紅旗自強班的50名貧困學子開展為期3天的生涯教育夏令營。三天的時間雖短,但是他們講的內容從生涯啟蒙、生涯探索講到了學涯規劃、職業規劃,從自身經歷講到了如何去學好英語、如何去做好一個數學題目,無時無刻都在希望50名孩子們能夠通過自身努力去改變整個家庭的現狀,過上幸福的生活。夏令營結束后,一個女同學對他說:“學長,感謝你點亮了我的未來!”后來這句話便成為了丁玉龍后來經常跟大家說的:一個工科生為什么做生涯教育的原因。
暑假結束后,他又將生涯教育帶給了學院2019級全體同學,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2020年寒假,他和他的團隊指導38名學弟學妹進行“點亮未來,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職業生涯教育開展情況調研”,努力把自己的志愿服務經驗帶給了越來越多的人。他說:未來,他和他的團隊將繼續努力,以通識教育扶智,以生涯教育扶志,為未來種下希望,用希望點亮未來。
指導老師:蔡翔羽、彭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