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角紋真的是‘八方來財’嗎?”“蝙蝠涂紅會更喜慶吧!”7月18日,張家界市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走馬坪村支部教室,長沙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小小科學家”團隊執筆引導鄉村兒童將非遺白族紋樣幾何紋、花卉紋、動物紋“變”成書簽,千年紋樣就此躍入童真世界。
走馬坪村九成以上為白族居民,承載“福壽綿長”祝福的白族紋樣,曾綴滿村中照壁與衣襟,卻在時光中漸被淡忘。如何喚醒非遺?團隊妙招出爐:將文化密碼濃縮方寸書簽,讓傳統美學觸手可及。課堂瞬間化身紋樣解碼工坊。當投影亮起白族藍白扎染布匹、“三坊一照壁”的精巧民居,孩子們眼睛倏然發亮?!霸瓉韷ι系幕丶y是‘生命永恒’的祝福”“山茶花紋藏著美好心愿!”在小男孩的驚嘆中,團隊成員曹絲語引導幾何拆解紋樣:橢圓形疊成山茶花瓣,三角形勾勒蝴蝶翅膀,八角紋化作連邊框守護祝福。同時指著照壁圖案解釋:“對稱就像照鏡子,左右紋樣是雙胞胎才漂亮!”
設計環節氣氛高漲,孩子們笑著在紙上繪制紋樣。曹絲語傳授配色口訣:七成主色避淺調,跳色點睛顯輪廓。女孩小心翼翼為蓮花紋填上漸變粉:“花瓣尖深些,才像真花!”男孩給蝙蝠翅膀涂滿金黃:“金色讓‘福’發光!”剪刀游走間,金鳳山茶躍然紙上。書簽舉向陽光,紋路在地面投下流動光斑?!拔业臅炗泻y,象征幸福飛進家!”“回紋邊框圍著山茶花,祝福永遠不斷!”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闡釋著白族紋樣中蘊含的深意。
當稚手描繪圖騰,白族美學已從古墻躍入日常。“非遺活化的密鑰,是貫穿傳統與現代,”團隊負責人胡靚說,“未來團隊將把這類‘非遺新載體’課程帶進更多村落,讓孩子親手重煥文化記憶,點燃文化星火?!痹撜n程由入選“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的長沙理工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小小科學家”團隊策劃。今夏,團隊在走馬坪村開設植物拓染、古紋新創等12門特色課程,讓文化遺產在孩子掌心薪火相傳。
(文/曹絲語 胡靚 李依平 圖/宋映梅 一審/孫鎧洋 二審/葉正芳 三審/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