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清晨,隨著一批批枧桿山村農副產品新鮮進校,2019年上半年校工會“以購代捐”為教職工采購的福利物資全部發放到位。

作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高校扶貧部署的重要舉措,2018年8月,長沙理工大學和新寧縣簽署了《湖南省高等院校與貧困縣“以購代捐”校農合作框架協議》。為推進協議落實,學校上下積極行動,共同構建了便捷、高效、穩定的產品銷售渠道,助推我校駐點幫扶的省級深度貧困村——枧桿山村農產品銷售和農業產業的發展。

駐村扶貧工作隊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本村生態資源優勢,通過建設臍橙專業合作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構建了“一組一特、一組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的產出和質量監控問題。
校工會將愛心幫扶、職工福利和消費扶貧相結合,大力向教職工推介臍橙等優質農產品,2019年又向枧桿山村定向采購物資共3000余份,總金額近60萬元,為了確保物質按質按量到校,扶貧隊和校工會做了精心的準備工作,進行了前期調研,活動改變了以往采購單一品種的方式,根據新寧縣枧桿山村農產品季節與養殖情況按月份推出五種套餐,在兩個月內分6次進行配送,產品涵蓋了土雞、土蜂蜜、豬血丸子、菜籽油、生態米、雞蛋、手工剁辣椒等特色農產品,既滿足了教職工的多樣化需求,又緩解了枧桿山村農副產品生產壓力。同時,產品以訂單方式主要向貧困戶收購,消除了貧困群眾的銷售顧慮,調動了生產積極性,形成了貧困群眾勤勞致富、教職工共同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除此之外,藝術學院對農產品進行了統一的包裝設計,計通學院搭建了網上銷售平臺……

2019年是本輪三年駐村精準扶貧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以購代捐”作為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已進入關鍵的實施階段,我校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和廣度,全力進行有效對接,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消費扶貧,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文/喻玲 圖/黃偉 審/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