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校級“金課”建設項目驗收工作布置會在一辦九樓會議室召開,副校長蔣昌波、教務處處長劉朝暉、評估中心主任劉思強、19個學院的教學副院長和57名專家參加會議,劉朝暉主持會議。
蔣昌波講話指出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要素,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學校高度重視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學院要通過加強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的建設力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其他課程,形成集群效應。希望各位專家對照“金課”建設項目評價指標體系,遵循“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綜合判斷建設項目是否達到“金課”建設水平,推選出一批教學質量高、學生認可度高的課程,增強學生的獲得感。希望專家在驗收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發現教學團隊、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課程資源、教學組織等方面需完善改進的地方,為下一階段持續改進課程教學質量提供更多的寶貴經驗。
劉朝暉闡述了校級“金課”、省級與國家級一流課程的內在關系,指出校級“金課”的建設不僅僅是教學文檔、教學資源的建設,重點還要落實到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教學效果的改善;要從關注教師“教得怎么樣”轉變為學生“學得怎么樣”,突出學習效果的提升;要重視課程設計的研究性、綜合性和創新性,提高學生學習投入度,科學“增負”,突出學習結果的探究性和個性化;通過校級“金課”建設為省級、國家級一流課程申報奠定扎實的基礎。
教務處副處長蔣菲介紹了“金課”建設項目驗收工作安排,指出驗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開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二是根據各類“金課”驗收評價標準,結合立項申報書、驗收申報書及慕課教學平臺上“金課”示范課資源進行綜合評審。同時對“金課”建設項目驗收標準進行了解讀,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落實課程思政,緊緊圍繞“兩性一度”標準,遴選出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高質量課程。

“金課”建設項目自去年立項啟動以來,圍繞“七個一”的建設任務,通過修訂一份新的課程教學大綱,制作一套新課件(新教案),撰寫一套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集,拍攝一堂體現改革成效的示范課視頻,開設一節全校性公開課,發表一篇課程教學改革論文,收集一份學生課程學習反饋及感悟文字集,加強了課程的過程建設和教學反思,不斷提升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目前共有75名教師申請了“金課”建設項目驗收。
(文/蔣菲 圖/范曉雪 審/劉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