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由中國會計學會主辦,我校承辦的2025年《會計研究》編審工作會及“數智化時代的會計基礎理論創新”調研座談會在學校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西南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校的50余名會計學界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數智化時代會計基礎理論創新問題。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150余名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活動分為開幕式、《會計研究》編審工作會、調研座談會和學術論文交流研討四個環節。
副校長胡永樂致歡迎辭。他向長期以來支持學校發展以及會計學科建設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本次研討會既是推動會計理論創新的思想盛宴,更是學科發展的理論攻堅、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行業實踐。
財政部會計司一級巡視員、中國會計學會秘書長劉光忠向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關心、支持中國會計事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誠摯的問候,對承辦方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就加強會計理論研究和創新提出意見和建議。
開幕式后召開了《會計研究》編審工作會。隨后,“數智化時代的會計基礎理論創新”調研座談和學術論文交流研討會兩項議程同步進行。
調研座談會以圓桌論壇的方式分三輪進行,就“數智化時代的會計基礎理論創新”這一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第一輪圓桌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王化成教授主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張新民教授、北京工商大學毛新述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王善平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張秋生教授、北京工商大學何玉潤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學王鵬程教授就會計基礎理論創新的方向進行了討論,王化成教授總結需厘清會計定義邊界并推動理論演進;第二輪由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黃世忠教授主持,海南大學伍中信教授、東北財經大學劉明輝教授、重慶大學劉斌教授、暨南大學胡玉明教授、中山大學林斌教授、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丁友剛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學張俊瑞教授參與了對創新路徑的探討,黃世忠教授總結認為數據資源計量可銜接可持續披露助力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第三輪由西南財經大學趙德武教授主持,中國海洋大學王竹泉教授、復旦大學呂長江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王斌教授、中央財經大學劉俊勇教授、暨南大學沈洪濤教授和東北財經大學孫光國教授就宏觀微觀協同推進會計理論創新進行了討論,趙德武教授總結需在新時代背景下重新定位會計的基礎要素角色并提升宏觀決策價值。
7日下午,學術論文研討會由我校張新華教授主持。王竹泉教授、沈洪濤教授,我校陳巧博士、吳昊博士、張茗博士和博士生龍麗宇分別就自己的工作論文進行了介紹。復旦大學呂長江教授、重慶大學劉斌教授從不同角度對論文進行了精準點評。
中國會計學會副秘書長劉國強進行總結發言。他指出,本次會議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為“數智化時代的會計基礎理論創新”課題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課題組將以本次會議為良好開端,持續圍繞該主題開展后續系列調研工作。
(文/陳巧 趙曉鴿 圖/譚婕 韓然 一審/涂道勇 二審/彭新宇 三審/邱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