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迎接“525”心理健康日,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法學院于5月27日晚在金盆嶺校區四教報告廳舉辦“法典有靈,心光交匯”法典擬人化主題活動。活動旨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緩解學業壓力、豐富校園生活,吸引了百余名師生參與。
活動伊始,現場通過大屏幕展播了入圍決賽的八組心理創意作品,涵蓋作文、漫畫、動畫、視頻等多種體裁。漫畫《當法典遇到刻板印象》以刑法、訴訟法、國際法為主角,通過展現“人們想象中的法典”與“實際上的法典”帶來的強烈反差,生動揭示了拒絕刻板印象,從多方面看待他人的道理;動畫《活潑開朗的長理法學生》演繹了學生在學習、工作雙重焦慮中實現自我調節的過程;作文《做法治之光》講述了刑法進入法學生薛砝夢境,為其開解煩惱、堅定法學信仰的故事。入圍作品異彩紛呈,以奇幻的想象將觀眾引入到獨特的法典擬人化世界中。
隨后,活動展示了原創舞臺劇《數據迷宮:在AI漩渦中尋回真我》。該劇巧妙融合心理健康主題、法典擬人化元素與當下AI熱點,以“AI變聲詐騙”“論文代寫風波”兩幕故事深刻描繪了大學生在人工智能盛行時代面臨的心理挑戰,呼吁同學們在技術洪流中堅守初心,在現場取得熱烈反響。
活動最后,現場觀眾掃描二維碼進行投票,最終《活潑開朗的長理法學生》《數據迷宮:在AI漩渦中尋回真我》獲得一等獎;《當法典遇到刻板印象》《做法治之光》獲得二等獎;《刑法擬人》《民刑小劇場》《無題》獲得三等獎。
本次活動以新穎的法典擬人化形式,為法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活動不僅普及了法律知識,更搭建了一個釋放壓力、滋養心靈的平臺,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法學院將持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助力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習與生活的挑戰。
(文、圖/解怡萱 一審/孫佳樂 二審/陳騫 三審/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