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文新學院“文梭新韻”實踐團隊深入桑植縣梭子丘村,向湘繡非遺傳承人覃曼麗學習傳統技藝,探索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融合路徑。此次活動以“技藝研習+文化傳播”為核心,通過實地體驗湘繡工藝,挖掘非遺當代價值。
在覃曼麗的工作室,實踐團成員系統學習了湘繡基礎技法。覃曼麗提前備齊繡布、絲線等材料,從摻針、套針等經典針法切入,示范劈線要領,并手把手糾正學員運針角度與力度。團隊成員在描摹圖案輪廓時,覃曼麗強調“線條需流暢如行云”,并穿插講解“一長一短”的運針規律。她現場展示了一根絲線拆解為百根細線的絕技,其精細程度令學員驚嘆。
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覃曼麗通過“非遺工坊+合作社+農戶”一體化模式,已為當地百余名殘疾人及農村婦女提供靈活就業崗位,實現“守家繡花兩不誤”。其公司還開發高端定制與文創產品,借電商平臺拓寬市場,讓傳統技藝煥發經濟活力。
此次研習不僅是一次技藝傳承,更是一堂生動的非遺活化實踐課。覃曼麗寄語青年學子:“非遺傳承既要深深扎根鄉土沃土,更要以創新思維連接現代生活。”實踐團成員表示,未來擬將湘繡元素融入文旅產品設計,并運用新媒體廣泛傳播非遺故事,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文化動能。團隊還將繼續深化與傳承人的合作,共同探索“非遺+教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文/戰彥回 姚芊慧 劉慧穎 圖/羅令馳 一審/周云鵬 二審/劉莎 三審/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