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竹葉坪鄉金龍村的助農直播間,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攝影師”——能動學院“紅燭”科普筑夢團隊的成員們。作為湖南省第四屆“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計劃資助項目成員,他們將在金龍村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聚焦直播助農、能源科普與傳統文化浸潤。
在村支部的組織下,隊員們扛著相機,為當地的石耳、鹽菜、土雞蛋、干香菇等特色農產品拍攝直播間宣傳圖。這不僅是一次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更讓深藏山鄉的優質食材通過鏡頭展現出獨特魅力。
在村支書侯紅艷和項目對接負責人吳瑛的指導下,隊員們分頭行動,每人負責一種農產品,結合其特點構思拍攝方案并進行拍攝。鹽菜的獨特風味、石耳的珍稀特質、干香菇的菌褶紋理、花生的圓潤飽滿……隊員們用相機、打光燈、鄉土道具,將每種農產品的核心賣點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語言。這些飽含巧思的宣傳圖將成為山貨的“名片”,帶領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好東西也需要‘會說話的圖片’,只有把農產品的‘好’拍透了,才能讓更多人看到金龍村的誠意和當地農產品的真品質?!标爢T薛焱文說。
青春執筆,鏡頭為媒,此次“芙蓉學子?鄉村振興”公益項目計劃,長理學子用創意勾勒農產品特色,以專業鏡頭定格鄉土風味,不僅為金龍村的農產品賦予鮮活的視覺表達,也緊密精準對接了鄉村實際需求,為直播助農注入青春動能。
(文/陳穎 劉丹 圖/薛焱文 一審/陳穎 二審/張曉烽 三審/王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