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科研攻關、進行教學教研、指導學生科創競賽、實驗室運維管理……每天穿梭于實驗室、教室和辦公室之間,一天下來常常忙碌得腳不沾地,這是我校2024年度青年教學優秀獎獲得者、交通學院副教授金嬌的日常。盡管多管齊下任務繁重,但她始終以“滿格狀態”在多種角色中來回切換,在教書育人的征途中樂此不疲。
能“秒懂”的工科課堂
“第一次站上講臺前,我整整準備了一年。”金嬌半開玩笑地回憶道。
2016年入職我校后,金嬌曾擔任一年的助課老師。“系里老師的課我幾乎都聽遍了,”一年里,除去做科研,金嬌都在跟隨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跟班聽課,觀摩學習他們的授課思路和教學方法,再利用慕課等線上資源,讓自己快速成長。
然而,初登講臺,挫敗隨之而來。金嬌發現,往往自己講得激情洋溢,而臺下學生反應平平。她意識到,上課這門技術活,不僅得懂理論,更得懂學生!
在她所主講的“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里,她開始細心觀察學生們的課堂反應,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水平的學生,反復修改打磨教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斟酌課堂上的每一環節,摸索精進授課方式。
在課堂上,金嬌會密集結合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講解知識點,例如用棉衣和沖鋒衣講解材料的親水性和憎水性、從教室的隔音效果解讀材料的聲學性質……生動有趣又極易理解,常常讓學生發出“秒懂”的感嘆。“石灰在使用前要充分與水反應,經過陳伏過程后的石灰抹墻才會更加平整”“行行出狀元,水泥的發明者也是泥水匠出身,大家要善于發現、勇于創新”……已經畢業兩年的劉海花對金嬌的課堂內容還記憶猶新。
高頻的課堂互動也是金嬌的“法寶”之一。她時常會在合適的時機“拋”出情景問答,無論同學們回答得正確與否,她都會熱情回應,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在一問一答中,復雜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可感。
“非常享受金老師的課堂。”每次上金嬌的課總是搶占第一排的水電2203班吳新宇說道。一堂課下來,邏輯清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總讓大家覺得課堂時間過得特別快。
當遇到讓學生頭疼不已的公式問題時,金嬌會針對性地布置練習題,通過檢查大家的作業,找準問題“癥結”,再回到課堂上“掰開揉碎”為學生耐心梳理,直到弄懂弄通為止。
“課前五分鐘”是金嬌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一個小竅門。每節課設置思考題,讓學生自由成組,在下節課正式上課前進行五分鐘分享,“時間不長,機會有限,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他們的分享也常常能給我驚喜。”金嬌直言,把課堂交給學生,能充分激發大家的興趣和深入思考。
扎實的專業學識、生動有趣的教學風格、輕松的教學氛圍,讓金嬌的課堂深受學生喜愛。從教以來,金嬌主講課程的學生評教成績多次進入全校排名前10%,課程教學質量考核優良率更是達到了100%。
做學生探索科研世界的引路人
多年來,金嬌始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社會發展需求,在道路材料與結構方向領域深耕,主持課題17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6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學術著作2部……作為一名科研成果豐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金嬌一直致力于將本科生領進實驗室,在實地探訪中加深專業認知和理論實踐學習。
“學生只有真正感興趣,才會有足夠的學習內驅力。”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班會上,總能聽到金嬌興奮地為同學們分享自己團隊近期在相關領域取得的創新性成果,抑或是我們大國工程建設過程中又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也對科研世界心馳神往。
依托學校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省部級科研平臺,金嬌帶領越來越多的本科生走進了實驗室,近距離感受科研的魅力,在動手中不斷探索專業的深度和廣度。
入室教育、中英文獻檢索、實驗基本操作流程、論文規范寫作……金嬌循序漸進,手把手把科研“小白”們“領進門”。曾就讀于國際工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現已直博同濟大學的潘杰,在跟隨金嬌開展高性能改性瀝青材料研究一年之后,牽頭組隊以《基于響應面法的復配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性能提升技術研究》為題申請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距離我項目答辯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金嬌老師特意打電話給我加油鼓氣,讓我放下心中的負擔,在答辯現場講清楚自己的想法就行,并告訴我即使申請不上,她也會盡力來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科研。”潘杰對金老師的關心印象深刻,最終他答辯表現出色,順利拿下國家級大創項目名額,并在結題時獲批優秀結題項目。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金嬌對科研的熱愛和夜以繼日開展實驗的精神深深感染和影響著學生。有這樣的學術榜樣為引領,她所指導的學生也在科技創新和學科競賽中結得碩果累累。
用心托舉學生成才
作為一名“85后”國家級人才,親切熱情的金嬌常常讓學生覺得“毫無距離感”“沒有代溝”。“把每個學生都當作自己孩子一樣對待。”談到與學生的相處之道,金嬌滿臉真誠。
“金老師總是能體貼地關注到我們的需求,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她總是竭盡所能提供幫助。”金嬌的研究生劉培說,某次因缺少實驗設備導致論文進度停滯不前,金老師得知后,第一時間聯系了其他高校的實驗室請他們提供支持,對方同意后,金老師還特意租了一輛車,方便他帶著實驗器具過去。
“什么都好說,唯獨在學習上不能打折扣。”在擔任班主任期間,金嬌十分重視班風和學風建設。從入學第一次班會起,金嬌就著重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她將大學四年劃為不同的階段,為同學們制定相應的學業規劃;定期了解班級的學習情況,通過建立“朋輩學業幫扶”小組,讓成績優異的學生一對一幫助帶領“學困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金嬌所帶兩個班級的學業成績均位列專業第一。
在金嬌看來,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性,因材施教才能做好學生個人發展道路上的引路人。對于目標不清晰的學生,她會以自己成長歷程舉例分享經驗,為他們耐心分析不同的職業選擇;對于想要繼續選擇深造的學生,她會將提升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作為培養重點;對于想要找工作的學生,她則會指導簡歷修改,傳授面試技巧。
女性教師的細心和柔軟在金嬌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總是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學生們的心理動態,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大家的生活和成長,課堂后、班會上、寢室內都留下了師生敞開心扉、暢談過去、共話未來的身影。
打開金嬌的手機備忘錄,密密麻麻的日程計劃表見證著她的能量“滿格”在線。“在我成長過程中,有無數良師為我樹立了良好的典范,我也愿意成為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一束光,照亮他們前行。”金嬌表示,未來,將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中,努力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培養卓越拔尖人才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黃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