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教育 > 培養管理 > 正文

發布日期

2025年05月19日

湯新星:探索AI生成與藝術史的無限可能


           她是藝術史教學的革新者,既深諳傳統藝術脈絡,又勇于探索科技與人文的跨界融合。在數字時代的浪潮中,她以AI為筆,重新書寫藝術教育的可能,將冰冷的算法轉化為溫潤的美學體驗。她不僅傳授藝術知識,更引導學生用智能工具對話藝術大師,在數字創作中理解藝術真諦,為傳統藝術教育注入創新活力。本期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設計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湯新星。

1.導師簡介

湯新星,湖南桃源人,中南大學建筑藝術學院博士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任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文創藝術委員會委員。主持教育部一般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省教育規 劃課題項目、省教育廳項目等共10項。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雙創項目1項,國內外各類設計學科競賽獎項70余項。發表 SCI、CSSCI、CSCD等學術論文近50篇。獲批省級研究生精品課程1項。

2.導師今年主要成果

課題項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湖南省工業設計中心開放基金項目等。

論文發表

SCI、CSSCI、CSCD 5項(身體維度下體驗性食品包裝設計、基于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的體驗式景觀設計研究等)、寫作或指導省級論文近五十多項

指導學生獲獎

國獎

1、2017中國好創意第十一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銀獎、國家級銅獎

2、2018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國家級優秀獎

3、2018中國好創意第十二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金獎2項

4、2020中國好創意第十四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

5、2021中國好創意第十五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6、2021第九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7、2022中國好創意第十六屆國家級三等獎

8、2024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9、2024大學生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命題賽道(攝國網&2024年人文賽)國二,國三

10、2024第十八屆中國好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11、2024第十八屆中國好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優秀獎

12、2025第十九屆中國好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13、2025第十九屆中國好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二等獎

14、2025第九屆米蘭設計周國家級三等獎

15、2025第十九屆中國好創意設計大賽國家級一等獎

16、2025第九屆米蘭設計周國家級二等獎

國際獎:

1、2023國際藝術設計大賽互藝獎銅獎

2、2024香港插畫大賽金筆獎銀獎

優秀指導教師

1、第十一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2、第十二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3、第九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湖南賽區優秀指導教師

4、第十九屆中國好創意暨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國賽優秀指導教師(三項)

3.AI課堂

在外國設計史這門課程中,湯新星老師大膽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帶領同學們嘗試用AI人工智能生成海報作品,將藝術史知識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同學們通過AI工具,探索了西方藝術大師的風格、經典色彩搭配以及國風美學,創作出令人驚艷的海潮作品!

【西方藝術家系列——AI的“跨時空聯名”】

在這一主題中,學生利用AI生成模型與莫奈、梵高、馬蒂斯、畢加索、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等西方藝術大師的風格進行“跨時空合作”。課程鼓勵學生深入理解經典藝術語言的內核,通過AI工具重構與再創造,讓“過去”的藝術語境與當下的數字技術產生對話。這不僅是一場關于技術的實驗,更是一種藝術史與當代創作的再連接。

【色彩搭配系列——AI是懂“色誘”的!】

圍繞九大與十大經典配色體系及中國傳統五色文化,學生以AI為助手,進行色彩風格的生成與搭配實驗。課程中,湯老師引導學生分析色彩背后的文化語義、情感表達與視覺沖擊力,并通過AI進行快速的風格演繹與可視化輸出。這一主題將傳統色彩美學與當代設計需求相結合,使學生在技術輔助下更深入地掌握色彩的設計邏輯。

【藝術風格系列——AI的“時空變形記”】

在這一創意實踐中,學生們借助AI技術對哥特式、古希臘紅繪與黑繪、古埃及藝術等經典風格進行深度解碼與當代轉譯。湯老師引導學生從建筑結構、色彩體系、符號系統等維度切入,通過智能算法重新詮釋傳統藝術形式的視覺語法。這種跨越時空的風格實驗,既是對古代藝術智慧的數字化傳承,更是在當代設計語境下對歷史美學的創新性激活。當金字塔的幾何秩序遇見參數化設計,當陶罐上的線性敘事轉化為動態視覺,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可能,更是藝術語言永恒的生命力。

【國風系列——當科技讀懂水墨丹青】

本主題聚焦于“國風美學”與AI圖像生成的融合。學生圍繞中國水墨、傳統圖案、文化符號等元素進行AI生成探索,嘗試讓人工智能“讀懂”東方意境之美。湯老師鼓勵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思考技術與傳統的關系,探索如何通過現代算法演繹千年文化,賦予傳統藝術全新的生命力與表達形式.

4.桃李心聲

研究生江桐:

湯老師是一位教學風格鮮明、極富感染力的導師。在學術研究和創作實踐中,湯老師始終以高度的專業素養和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引導我不斷前行。她關注學生的個體成長,因材施教,能夠準確捕捉每位學生的潛力并耐心引導我們去挖掘自己的獨特表達。

在研究方向的確立、項目的構思與推進過程中,湯老師從不強加觀點,而是通過啟發式的交流引導我獨立思考,形成批判性的設計視角。同時,她緊跟時代發展,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教學與創作之中,讓我們在掌握傳統設計方法的基礎上,也能站在技術與藝術交匯的前沿,拓展了思維的邊界。

她始終堅持將美育作為課堂與創作的重要維度,強調藝術應承擔社會責任,也正是這種人文關懷的教學理念,深深影響了我對設計的理解和態度。在湯老師的指導下,我不僅提升了專業能力,更建立起獨立、開放且具有前瞻性的學術與創作思維方式,這將成為我未來職業與學術道路上極為寶貴的財富。

研究生歐迪:

作為湯老師指導的研究生,在學術探索與成長過程中,深切感受到其獨特的師者風范。在教學過程中,湯老師始終站在學科前沿,積極將 AI 技術引入課堂教學。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我們掌握利用 AI 進行創作的方法與技巧,鼓勵我們打破傳統思維的局限,勇于嘗試創新。

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我們接觸到了最前沿的知識與技術,更激發了我們的創作熱情與創新思維。在指導我們參與各類比賽時,湯老師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心與專業素養。她會根據每個比賽的特點和我們個人的優勢,制定詳細的指導計劃。從比賽選題、方案設計,到作品完善,她都會全程跟進,給予我們悉心的指導。對于我們提交的作品,她總是仔細審閱,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創意構思到內容表達,都會提出具體而中肯的修改建議,幫助我們不斷提升作品質量。我相信,在她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一定能夠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圖文|許素沄 江桐 歐迪 《外國設計史》課程作業;一審|高陽 二審|李娟娟 三審|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