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招生就業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學校黨委2018年工作要點,緊緊圍繞“辦優質本科、建一流學科、創百強大學”的目標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改革,創新發展,圓滿完成今年招生就業工作目標。
一、黨建引領
1、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規矩意識和使命感,以“特色支部”創建為抓手,深化服務型黨支部建設,強化宗旨意識和服務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地服務學校事業發展。
二、實施生源質量提升工程
2、積極應對“專業+學校”高考綜合改革。結合試點省市高考綜合改革經驗和普通高校應對舉措以及國家經濟發展形勢、人才需求預測以及生源質量、就業質量分析報告,撰寫關于學校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議報告。
3、科學合理編制招生計劃。深入調研,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和近三年生源情況分析,結合各學科專業建設、辦學水平、師資力量、培養質量、學生就業等情況,充分發揮招生就業杠桿作用,科學合理地編制年度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對志愿報考率低,就業情況不理想,未來行業發展不景氣的專業減招或者停招。
4、推進大類招生。以專業生源質量提升和促進學科專業發展為目標,推動專業布局調整,優化專業生源結構,擴大大類招生比例,發揮專業集群優勢,優化選考科目,擴大學生專業選擇權,保證生源質量穩步提升。
5、加大招生宣傳。創新宣傳形式與載體,加強招生新媒體建設,構建招生就業一體化云平臺。實施“招就處統籌、各學院分片承包、教職工積極參與”的本科生招生宣傳辦法,優化招生宣傳隊伍結構,發揮學院主體作用,形成知名專家教授、專業教師、管理干部和優秀學子共同參與的專兼結合的招生宣傳工作隊伍,廣泛吸納知名企業、知名校友等社會資源參與。
6、加大生源基地建設。布局“151”生源基地建設,逐步形成全國1000所生源基地、500所重點中學、100所優質生源基地的格局,積極開展生源組織專項行動,提高報考率和生源質量。
7、堅持招生陽光工程。加大招生工作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招生政策規定,誠信招生、陽光招生,促進公開公平公正,確保學校招生工作平穩順利實施。
三、實施就業質量提升工程
8、穩固就業市場,開拓優質資源。進一步加強與用人單位以及地方政府人社機構的深度交流溝通,面向國家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經濟發展活躍和人才戰略積極的區域城市、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中國民營百強以及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等優質單位聯系,開拓優質就業資源市場,加強畢業生就業基地動態管理,保證充足的崗位供給,向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輸送畢業生,改善畢業生就業分布。加大校企聯合培養計劃。
9、構建“生均就業質量”考核指標體系。以畢業生進入標桿單位就業、升學及薪資水平等核心指標,評定畢業生就業質量,測算各學院的“畢業生生均就業質量”。制定圍繞“三率兩度”(初次就業率、簽約率、核查準確率、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用人單位滿意度)提升就業工作效度和精準度。
10、實施“互聯網+就業”精準工程。大力推進學生就業管理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完善云就業大數據平臺功能,實施畢業生就業協議網上簽約管理和招聘活動學生電子準入系統,推進就業遠程面試模塊建設,招聘活動“線下+線上”同步,就業信息精準推送、智能匹配,推動智慧就業。
11、優化學生就業結構。改善學院、專業畢業生就業不充分、不平衡,實施畢業生“布局工程”和“筑夢計劃”,引導畢業生在就業選擇中符合個人職業規劃和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將個人理想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主動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崗位建功立業。
12、實施精準就業引導與推薦。加強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分類幫扶,實施師生結對精準指導、多方位引導畢業生形成合理的就業期望和求職擇業心態,做實“優秀畢業生”“貧困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充分就業工程。
13、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與職業發展狀況跟蹤調查。完善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制度,不斷構建由在校生全程跟蹤評價、應屆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評價和畢業生中期職業發展評價構成的學生發展評價體系,集成畢業生、用人單位和第三方評價數據,為招生和人才培養提供反饋和依據。
四、實施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能力提升工程
14、實施職業規劃精準工程,構建以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精品課堂、“職業與人生”大講堂、職業規劃大賽、簡歷制作大賽和校院兩級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咨詢室等“兩堂兩賽兩級咨詢”為主要內容的全方位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做好自我人生規劃,激發就業動力。
15、加強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抓好“夯基工程”,實施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全程化、全員化、信息化建設,推進教學設計模塊化,開展體驗式教學,注重課程建設質量和教學效果,創建一批分教學模塊的教學示范課,推進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校級精品課程建設。就業指導融入專業教育,逐步實施分專業精準就業指導教育。
16、培育優秀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教學研究團隊。培育一支以就業一線教師為主,知名校友、企業HR、專任教師為輔的教師隊伍,支持團隊成員獲取職業指導師資質,培養一批專家型職業咨詢和指導教師。爭取獲得省級課題立項資助,公開發表高質量論文。
17、打造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品牌活動。注重價值引領,挖掘樹立就業創業典型,推進“標桿工程”,開展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服務月系列活動,打造以“爭當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做祖國最需要的人”為主旋律的就業指導品牌活動,形成校院聯動格局,將生涯教育、就業指導、職業發展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五、強化服務理念,凸顯服務質量。
18、加強招生就業大數據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招生就業大數據管理,做實就業情況統計和監測,及時分析研究招生就業相關數據,編制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和生源質量報告,推動形成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專業設置與調整的聯動機制,緩解部分專業供過于求、緊缺專業人才短缺的就業市場供需現狀。
19、服務精細精準。加強“程序化、標準化、專業化、全程化”招聘服務模式建設,制定用人單位對就業服務工作綜合評價。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優化畢業生就業手續辦理“一站式”服務。始終堅持“熱情、周到、高效、快捷”的服務理念,認真做好畢業生派遣、報到證發放等工作,方便快捷地為畢業生辦理各種就業手續,做好服務工作。
20、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堅持問題導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力改進工作方式,增強工作本領,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工作合力,推動改革創新發展有成績。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精神,緊盯“四風”問題新動向,圍繞重點工作摸排風險點,制定防控清單,嚴明崗位責任,提高崗位敬畏意識,實施首問責任制,持續抓好作風建設。
招生就業處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