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您現在的位置: 科學研究部 >學風建設 >學風動態 >正文
向學術不端開戰
2015年09月25日 00:00

今年上半年,兩次國際期刊撤稿事件,讓人們對我國科研人員的學術誠信再次投來關注的目光。

2015年3月2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英國現代生物出版集團BioMed Central(簡稱BMC)宣布撤銷旗下12種期刊43篇論文,其中41篇是中國作者的論文,撤稿主要原因是發現第三方機構有組織地為這些論文提供了虛假同行評審服務。

記者了解到,發現此事后中國科協高度重視,及時啟動調查機制。

多方調查顯示,向國際期刊發稿存在五方面問題

中國科協常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兩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聽取院士專家對撤稿事件的意見建議,先后與教育部、衛生計生委、自然科學基金會、科技部誠信辦、工商總局、中央網信辦、解放軍總后勤部等有關部門溝通交流了解情況,通過電話溝通、實地走訪被撤論文作者及所在單位有關負責同志,與施普林格集團及BMC出版社進行溝通交流,初步了解掌握了31篇被撤論文的有關情況。

根據調查研究分析,中國科協常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認為,撤稿事件反映出科技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中存在五個方面的基本問題:大多數被撤論文作者確實存在委托第三方投稿;被撤論文涉及的第三方機構確實存在同行評審不實;第三方提供學術論文潤色、代投、代寫服務確實存在灰色產業鏈;撤稿事件已對我國國際學術聲譽造成影響;部分被撤論文作者所在單位對撤稿事件認識處理不統一。

撤稿事件源于三個原因

歸納被撤論文作者及所在單位有關負責同志的調研情況、BMC出版集團反饋的情況以及有關院士專家的意見,參與調查的專家們認為撤稿事件的發生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論文作者自律意識、規矩意識淡薄。專家表示,論文作者親自完成論文撰寫、投稿等全過程是科技界長期以來形成的慣例,在此過程中確保包括推薦的同行評審人信息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是基本的科學規范。但是,41篇被撤論文中絕大多數作者不同程度地違反了這些基本慣例和規范,導致了撤稿事件的發生。二是臨床醫生考核評價體系不盡合理。被撤論文作者反映,現行的臨床醫生考核評價標準與職業特點不適應,職務晉升考核注重論文發表數量和科研成果,過分追求SCI論文,缺乏對臨床醫生手術數量、質量等指標的考核。許多臨床醫生由于沒有充分時間和精力搞科研,發表論文的數量、質量達不到晉升提職考核要求。三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對第三方開展“科技服務”作出明確規定,企業從事這方面的經營活動也無需行政許可,企業監管部門無法判定第三方是否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經營。國內這些“科技服務”企業也沒有行業性自律組織,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和處置制度,缺乏規范管理,使得該行業亂象叢生。

采取多方面措施抵制學術不端

據記者了解,開展調查的同時,中國科協在征求多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主要環節,起草了“五不”行為守則,即不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違反論文署名規范。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也在9月16日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5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上重申了“五不”行為守則。

為讓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律意識,中國科協要求全國學會認真組織學習宣傳“五不”行為守則,引導學會會員對照“五不”行為守則率先開展自查,帶動本學科領域科技工作者開展對照檢查;要求全國學會主管期刊認真查清期刊出版過程中是否存在由第三方引發的學術不端行為,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規范。同時要求全國學會積極采取措施為科技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提供教育培訓。

與此同時,中國科協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和單位,深入被撤論文作者所在單位開展調查,根據不端行為具體情節,依法依規做出處理。

此外,據介紹,中國科協常委會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委會有關院士專家以及臨床醫生代表還將通過專題采訪、發表文章等不同形式,從不同角度分析撤稿事件暴露的問題和原因,揭露借助第三方發表論文的危害,呼吁科技工作者恪守學術規范。

附件:

上一篇:中國萬億科研經費被指60%用于開會出差

下一篇:中國科協發布《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守則》

上一篇:中國萬億科研經費被指60%用于開會出差 下一篇:中國科協發布《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五不”行為守則》

上一篇:我校蔣仁言教授連續3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下一篇:灑向課堂都是愛——記我校2013年“師德標兵”、馬克思學院李雨燕老師


長沙理工大學學風建設專欄
Copyright@ 2004-2015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Copyright ? 2010-2013 云作坊 Inc.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