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學子參加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高等水利工程(AHE)”暑期課程
近日,水利與海洋工程學院三名研究生前往湖北宜昌,參加由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IAHR)與三峽大學(CTGU)聯合舉辦的“高等水利工程(AHE)”暑期課程。本次課程于8月10日至20日舉行,為期11天,旨在為全球水利工程領域的學生提供前沿知識與實踐技能。本次課程吸引了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383名學員,為全球水利學子搭建了高端學術交流平臺。
研學團成員在高強度課程學習中,深入接觸了全球水利工程權威專家的前沿講座。本次課程集結了來自加拿大、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荷蘭、英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7位全球水利工程權威專家輪流授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Bryan William Karney教授以“水力建模的原理與挑戰”為核心授課主題,深入闡釋了水力模型在預測結果、揭示假設局限性方面的關鍵價值;香港科技大學的Mohamed Salah Ghidaoui教授深入講解水力學中的質量、動量與能量守恒定律;英國阿伯丁大學的Vladimir Ivanovich Nikora教授聚焦明渠水流湍流特性;荷蘭特溫特大學Martijn Jan Booij副教授聚焦水文模型與環境變化影響,深入解析氣候變化背景下水資源系統的響應機制與管理策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Fabián A. Bombardelli教授遠程帶來計算水力學與流體力學數值方法課程。
此外,專家們還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進行授課。三峽大學校長黃艷教授分享數字孿生河流的技術與應用成果;澳門科技大學校長Joseph Hun-wei Lee教授則圍繞“湍流浮力射流及其環境應用”展開講解,結合實際工程案例闡述水流運動規律在生態保護與污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通過課程,讓學生將課堂理論無縫銜接工程實踐,專碩2303班趙日新同學在課后感嘆:“各位教授的講座將理論轉化為實戰工具,讓我深刻體會到水利工程在解決全球水問題中的創新力量。”
研學團成員不僅投入高強度課程學習,還深入體驗了宜昌當地的水利工程與水利文化。在8月18日至19日的實地考察中,研學團在專家帶領下參觀了三峽大壩、葛洲壩及清江流域水電站,親眼目睹這些世界級工程的運行細節;隨后,在工程師主導的現場教學中,通過詳細解說的工程建設挑戰和創新解決方案,學生們親身體驗了水利工程的磅礴力量和科技魅力。專碩2302班童子涵同學在參觀后表示:“三峽大壩的規模讓我震撼,這種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方式,讓我對水利工程的未來應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課程于8月20日落幕,三峽大學校長黃巖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校長Joseph Hun-wei Lee教授及英國阿伯丁大學Vladimir Ivanovich Nikora教授共同為參與者頒發結業證書。研學團成員表示,此次經歷不僅提升了專業技能,還在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通過學術討論和工程參觀積極交流思想的過程中,增進了國際友誼與合作。專碩2402班唐鑠智同學說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交流,讓我意識到水利工程是全球性的挑戰。水利工程上的各種創新技術,將成為我們解決水資源問題的關鍵工具。”
學院始終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此次派遣研究生參加IAHR-CTGU高等水利工程國際暑期課程,是學院在學科優化調整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渠道、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實踐。通過此次課程,學生不僅深入接觸全球水利前沿科技,更在跨文化學術交流中強化了解決復雜水問題的綜合能力。學院期待通過這類國際項目,一方面幫學生打開眼界接觸世界前沿水利技術,另一方面針對湖南本地的實際需求,培養能用新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人才,實實在在服務地方發展。
(文、圖/趙日新 一審/伍志元 二審/銀波 三審/陳杰)
上一條:學校在“象新力杯”第四屆大學生電力創新設計競賽中斬獲佳績 下一條:行走瀟湘·傳遞希望:材料學子暑期雙線并進,燃亮資助政策“暖心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