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周二)下午,第十四屆土木工程學院學術文化節之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經驗交流會在1教104教室成功舉行。本次交流會由研會主席李唐主持,由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蔣剛云、吳佳東,蔣磊,蔣浩博四位成員為我們主講,他們分別從該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申請到人員組織、立項再到實地進展的具體過程進行了講解,并最后發表了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項目全稱為“2018年湖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暨第五屆湖南省百名博士赴大湘西創新創業幫扶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隊是由博士與研究生組成的博士服務團,團隊隊長蔣剛云帶領隊伍到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枧桿山村進行幫扶活動,利用專業知識給鄉村道路橋梁建設提供好點子,為鄉村建設添磚加瓦,助力脫貧攻堅。
到達枧桿山村后,隊長蔣剛云先進行任務分配,隨后團隊成員開始入戶調研,并進行問卷分析,之后對該地的一系列橋梁進行了檢測,對百年古橋——柳山橋,由于橋面板為木質結構且腐蝕嚴重,橋墩沉降過大,提出了橋面不宜通行,加固后作為重點文物進行保護的建議。同時也利用裂縫觀測儀與回彈儀對村民居住安置房進行了裂縫、強度進行檢測,發現該地房屋滲漏嚴重,提出了在房頂放置防水卷材或涂抹防水涂料的建議。
最后同學們就“三下鄉”暑期實踐如何立項、提交、審批,是否是由省團委直接立項進行了提問,蔣剛云等諸位師兄也很詳細的進行了解答,提出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最好結合實際項目,將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為幫扶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該團隊作為長沙理工大學唯一一支省級社會實踐團隊,榮獲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社會實踐、長沙理工大學優秀社會實踐等稱號。我們應該向優秀的隊伍學習,那么是否有點期待今年的暑假實踐呢~



(文/圖:李晶/王健 審:王煜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