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專業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建筑業的升級轉型,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管理等專業發展而形成的新工科專業。該專業是由國家教育部2018年正式批準新設的“新工科”專業,我校是湖南省首個備案智能建造專業并于2021年最早實現本科招生的高校。
本專業基于我校國家級土木工程特色專業,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實力,圍繞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培養能夠在土木工程智能化領域從事設計、施工、運維管理、投資、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與行業精英。
本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師資隊伍中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擁有湖南省杰出青年、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荷尖創新人才、湖南省中青年優秀科技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等省部級人才。
1、培養目標
遵循“德育為先、知識為本、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培養掌握智能建造領域相關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熟悉智能建造領域相關的人文、倫理、環保、法律、法規、標準及工程管理、項目決策等知識,具備本領域復雜工程問題分析研究和設計開發的綜合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意識,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畢業5年左右能夠勝任土木工程的智能規劃與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與行業精英。
2、就業前景
智能建造技術人才短缺突出表現在智能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專業領域,人才缺口巨大,就業前景廣闊良好。畢業生可繼續讀研深造,也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單位等從事教學、科研、設計、施工、監理、管理、檢測等工作,目前第一屆畢業生大量就業于中國建筑、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國交建、廣聯達等企業,大量畢業生保研或考研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土木名校,就業前景十分可觀。
3、主要課程
專業課由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必修課、選修課組成,實習實訓環節將依托企業、行業完成。專業課程涵蓋了傳統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課程,例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等;增設了智能建造專業新課程,例如智能建造工程原理、信息化建模、智能測繪等;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課程:人工智能算法與概論、工程結構大數據及應用、智能監測檢測技術、土木工程智能化施工、智能建造機器人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