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團中央對大學生“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的號召,由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學院6名學生組建的CSUST團隊,于7月15日開始,對長沙市地鐵6號線沿線站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實踐調研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走訪、收集資料、現場采訪等方式對地鐵6號線進行多方位調研,調研核心是地鐵6號線施工的流程以及地鐵6號線建成之后對沿線地區的便民作用和經濟促進作用。
每天八點,團隊深入施工現場,在土木學院張永杰老師與技術主管陳威的帶領下,了解到這項惠民工程的背后是精細的建筑流程和高效及時的管理溝通。實踐團白天跟隨主管和老師對現場施工進行勘察,同時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相關采訪,晚上查閱資料,總結白天了解到的相關知識。最終實踐團對于地鐵車站以及隧道的建設施工有所了解,對圍護結構施工、基坑開挖支護與防護、基坑降水、主體結構施工、盾構法施工等施工流程有了初步把握。
即便烈日炎炎,汗水浸濕了大家的衣衫,張永杰老師也不忘寄語實踐團的同學:“你們是土木的學生,土木細分專業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將來橋梁專業出來不一定進行橋梁建設,城軌隧道專業有可能從事房建。必須比身邊的人更加努力,讓自身具有特性,成為不可替代的個人,才能脫穎而出。”
技術主管陳威已經從事本行業三年,他感嘆說:“做我們土木這行,風吹日曬是必不可少的。吃得苦你才能繼續做下去,發揮自己更大的價值。干這行你得接受沒有雙休日,每天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在郊外施工面臨嚴峻的生活考驗都必須去克服。但是你的付出越多,成長得也就越快。”前輩們的話,實踐團牢記在心,要能吃苦肯鉆研,將來才能以血肉之軀成就國之重器。
地鐵6號線是無數個汗水淋漓和飽經風霜的日夜換來的惠民工程,感謝工人們的辛勤勞動換來了長沙市民便利的生活。同時經過七天調研,感慨萬千的實踐團成員也已然準備好迎接將來曲折道路的洗禮,以烈日風霜磨煉鋼鐵之志,趟碧水青山構造百年品牌建筑。未來的路還很長,調研團將前赴后繼共創祖國輝煌,雕琢我的夢,成就中國夢!
(通訊員:申翔 任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