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先進工程材料與結構力學行為及智能控制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長沙理工大學“湖湘學者”特聘教授(拔尖人才崗),兼任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理事、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土木工程復合材料分會常務理事等。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復合材料與新型結構、廢棄風電葉片消納及高值化利用技術、低碳材料合成理論及應用技術、土木工程智能建維技術等方向研究,在預應力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固混凝土橋梁技術的開發方面取得了較突出成績,在國內最早之一地開展了該項技術的設計理論和設備工藝研究以及實橋工程應用,推動了該項技術在我國橋梁養護領域的蓬勃發展與廣泛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973計劃項目課題子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20多項;一作/通訊發表SCI/EI收錄論文8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技獎勵9項,其中主持的“在役公路橋梁服役性能不中斷交通精準診評與快速提升關鍵技術”獲2023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研發的橋梁養護技術在數百座橋梁中得到應用,為公路橋梁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教育和工作經歷
1995.09~1999.06 湖南大學建筑工程專業,工學學士;
1999.09~2002.06 湖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工學碩士;
2002.09~2006.12 湖南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理事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道路交通委員會委員
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土木工程復合材料分會常務理事
先進工程材料與結構力學行為及智能控制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
湖南省本科高校實驗室建設與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及工程應用委員會等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
1. 預應力FRP增強混凝土結構的力學和耐久性能
2. 廢棄風電葉片消納及高值化利用技術
3. 堿激發膠凝材料合成理論及超高性能堿激發混凝土結構
4. 基于相場模型/人工智能的復雜結構高精度數值分析方法
5. 現代土木工程低碳智能建維關鍵技術
部分主持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表層嵌貼預應力FRP抗剪加固混凝土結構的受力行為及設計方法研究”(52478299),2025-2028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端部嵌貼預應力FRP加固混凝土結構破壞機理及設計方法研究”(52178186),2022-2025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鋼筋地聚物混凝土的抗氯離子侵蝕機理及初銹時間預測方法”(51878068),2019-202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表層嵌貼預應力FRP加固混凝土結構的疲勞損傷機理和壽命評估方法研究”(51578078),2016-2019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環境與荷載耦合作用下預應力FRP片材加固橋梁界面粘結性能退化規律研究”(51008036),2011-2013
6.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課題子題“荷載-復雜環境作用效應精細化建模”(2015CB057701),2015-2019
7.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纖維增強地聚物混凝土的合成機制、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研究”(2017JJ1027),2017-2019
8. 交通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預應力CFRP加固在役RC橋梁性能退化機理及時變可靠性研究”(2010318000006),2010-2013
9.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預應力碳纖維片材加固橋梁耐久性能研究”(10JJ4038),2011-2013
10. 湖南省科技計劃攻關項目“面向土木工程的Geopolymer粘合劑的研發”(2012SK3101),2012-2013
科技獎勵:
1. 2023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在役公路橋梁服役性能不中斷交通精準診評與快速提升關鍵技術”,排名1
2. 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混凝土橋梁服役性能與剩余壽命評估方法及應用”,排名8
3. 2016年度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基于預應力 CFRP 的橋梁性能提升技術及應用研究”,排名1
4. 2018年度湖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大跨度混凝土橋梁服役安全保障若干新技術”,排名5
5. 2012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結構加固新技術”,排名5
6. 2010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混凝土橋梁耐久性評估理論及其應用”,排名7
7. 2013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服役鋼筋混凝土橋梁抗力退化預測與提升方法及其應用”,排名第3
8. 2005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碳纖維加固混凝土結構的新技術研究”,排名3
授權專利
1. 彭暉,丑佳璇,張建仁,劉揚. “一種端部嵌貼預應力FRP板條的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ZL 201910608577.3
2. 彭暉,郭恒良,丑佳璇,張建仁,劉揚,粟淼. “基于表層嵌貼預應力板條的橋梁豎向預應力損失補償方法”,ZL 201910932897.4
3. 彭暉,龔爽,張智濤,張建仁,王磊,粟淼.“一種基于梯度放張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的加固方法”,ZL 201910932932.2
4. 彭暉,龔爽,張建仁,劉揚,王磊,粟淼,單韌,彭勃. “一種用于表層嵌貼預應力FRP板條的張拉錨固裝置”,ZL 201910876052.8
5. 彭暉,張建仁,劉揚. “一種基于表層嵌貼預應力FRP板條的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ZL 20111 0259583.6
6. 彭暉、張建仁、劉揚. “一種建筑用支架”,ZL 20141 0401093.9
7. 黃學文、張建仁、彭暉、曹小祥、鄧繼華. 一種體內外混合配束變截面連續梁橋下撓處治的優化方法, ZL 201811098137.X
8. 張建仁、劉克明、彭暉、楊金喜、曹龍、劉開新、周廣,“激光沉降撓度監測儀”, ZL201110158946.7
9. 尚守平、彭暉、張毛心、李世勇,“土木建筑工程用的碳纖維板錨具”,ZL 200610031436.2
10. 尚守平、張毛心、彭暉、李世勇,“一種纖維板材預應力張拉裝置”,ZL 200510031702.7
學術會議任職
1. 2025,第六屆全國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2. 2024,第四屆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結構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分會場主席
3. 2024,第五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科技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4. 2023,土木工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發展論壇——第十二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技術交流會暨第一屆碳纖維復合材料工程應用研討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5. 2023,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復材結構學術研討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分會場主席
6. 2021,第一屆橋梁結構極端荷載與防護學術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
7. 2019,中國土木工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高峰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分會場主席
8. 2019,第一屆智能材料、智能結構與新型結構國際會議,組委會副主席
9. 2019,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復材結構學術研討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兼分會場主席
10. 2019,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分會場主席